shàng rǔ zhōu jùn lóu
上汝州郡楼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李益 (lǐ yì)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huáng hūn gǔ jiǎo sì biān zhōu , sān shí nián qián shàng cǐ lóu 。
jīn rì shān chéng duì chuí lèi , shāng xīn bù dú wèi bēi qiū 。

触景生情 回忆 岁月

上汝州郡樓

—— 李益

黃昏鼓角似邊州,三十年前上此樓。
今日山城對垂淚,傷心不獨爲悲秋。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huáng hūn gǔ jiǎo sì biān zhōu , sān shí nián qián shàng cǐ lóu 。
jīn rì shān chéng duì chuí lèi , shāng xīn bù dú wèi bēi qiū 。

繁体原文 收起原文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黄昏时分,鼓声悠扬,宛如边疆州城的声音。三十年前,我曾登上这座楼阁。而今天,我站在山城之巅,对着远方泪水滴落,悲伤之情溢于言表,不仅仅因为秋日的凄凉。

这首古文诗表达了诗人眺望山城黄昏景象时的感受。诗人回忆三十年前曾登上此楼,而今再次来到此地,心中所怀伤感之情无法独自承受,眼泪不禁夺眶而出。鼓声和黄昏景色都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得此刻的他倍感凄凉和悲秋。

鉴赏: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境界苍凉,寄意深远。诗的首句中,“黄昏鼓角”写的是目所见、耳所闻,“似边州”写的是心所感。李益曾久佐戎幕,六出兵间,对边塞景物特别是军营中的鼓角声当然是非常熟悉的。这时,他登上汝州(州城在今河南临汝县)城楼,眼前展现的是暗淡的黄昏景色,耳边响起的是悲凉的鼓角声音,物与我会,情随景生,曾经对他如此熟悉的边塞生活重新浮上心头,不禁兴起了此时明明身在唐王朝的腹地而竟然又像身在边州的感慨。这个感慨既有感于个人的身世,更包含有时代的内容,分量是极其沉重的。这里虽然只用“似边州”三字淡描一笔,但这三个字寄慨无穷,贯串全篇。

  首句是从空间回忆那遥远的边塞生活;接下来,第二句“三十年前上此楼”则是从时间回忆那漫长的已逝岁月。这句看来很平常,而且写得又很简单,既没有描绘三十年前登楼的情景,也没有叙说三十年来人事的变化;但字里行间,感慨系之,联系上一句读来,正如孙洙在《唐诗三百首》中评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所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俱在其中”。

  据近人考证,这首《上汝州郡楼》诗大约写于公元804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李益五十七岁时,由此上溯三十年,其第一次登楼大致在他登进士第后做华州郑县簿尉期间。试考察他两次登楼间隔期间所发生的事情:就作者个人经历而言,他在郑县过了几年郁郁不得志的簿尉生活,又远走边塞,先后在朔方、幽州、鄜坊、邠宁等节度使幕下过了长时期的军旅生活;就时局变化而言,唐王朝愈来愈走向没落,藩镇割据的局面愈来愈积重难返,代宗、德宗两朝,不但河北三镇形同异域,淄青、淮西等地也成了动乱的策源地。在公元783年(德宗建中四年),汝州曾一度被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当李益第二次过汝州时,淮西之乱也还没有平定。三十年的变化是如此之大。他旧地重来,想到此身,从少壮变为衰老;想到此地,经受干戈洗礼,是腹地却似边陲。城郭依旧,人事全非。这时,抚今思昔,百感丛集,忧时伤世,万虑潮生,不能不既为岁月更迭而慨叹,又为国运升降而悲怆。这就是诗人在这首诗里紧接着写出了“今日山川对垂泪”这样一句的原因。

  这第三句诗,会使人想起东晋过江诸人在新亭对泣的故事以及周顗所说“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的话,也会使人想起杜甫《春望》诗中那“国破山河在”的名句。而在李益当时说来,这面对山川、怆然泣下的感触是纷至沓来、千头万绪的,既无法在这样一首小诗里表达得一清二楚,也不想把话讲得一干二净,只因他登楼时正是秋天,最后就以“伤心不独为悲秋”这样一句并不说明原因的话结束了他的诗篇。自从宋玉在《九辩》中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吟后,“悲秋”成了诗歌中常见的内容。其实,单纯的悲秋是不存在的。如果宋玉只是为悲秋而悲秋,杜甫也不必在《咏怀古迹五首》之一中那样意味深长地说“摇落深知宋玉悲”了。这里,李益只告诉读者,他伤心的原因“不独为悲秋”,诗篇到此,戛然而止。而此诗篇外意、弦外音只能留待读者自己去探索。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李益介绍:🔈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爲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爲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爲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复用爲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於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爲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爲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查看更多>>

李益的诗:

相关诗词:

塞上蒙汝州任中丞寄书 (sài shàng méng rǔ zhōu rèn zhōng chéng jì shū)

朝代:唐    作者: 薛能

三省推贤两掖才,关东深许稍迟回。
舟浮汝水通淮去,雨出嵩峰到郡来。
投札转京忧不远,枉缄经虏喜初开。
西楼一望知无极,更与何人把酒桮。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送十二知军领郡澄江二首 其二 (sòng shí èr zhī jūn lǐng jùn chéng jiāng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吴潜

老父如汝年,监州尚折旋。
後生何闻望,小郡亦藩宣。
申浦秋潮落,君山暮霭连。
菊时吾去此,访汝击羣鲜。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汝州郡楼望嵩山 (rǔ zhōu jùn lóu wàng sōng shān)

朝代:唐    作者: 许棠

不共衆山同,迢嶤出迥空。
几层高鸟外,万仞一楼中。
水落难归地,云离便逐风。
唯应霄汉客,绝顶路方通。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句 其二四 (jù qí èr sì)

朝代:宋    作者: 王随

好客几嫌州路僻,爱山长上郡楼高。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易州登龙兴寺楼望郡北高峰 (yì zhōu dēng lóng xīng sì lóu wàng jùn běi gāo fēng)

朝代:唐    作者: 贾岛

郡北最高峰,巉岩绝云路。
朝来上楼望,稍觉得幽趣。
朦胧碧烟里,羣岭若相附。
何时一登陟,万物皆下顾。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动物

相州郡楼赠高秘丞 (xiāng zhōu jùn lóu zèng gāo mì chéng)

朝代:宋    作者: 田锡

年来归兴忆皇州,频向花时倚郡楼。
南陌春光芳树远,西郊山色晚云浮。
国家无事边陲静,风俗还淳礼让修。
吟得新诗谢知己,将何才术称分忧。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登郡中销暑楼寄东川汝士 (dēng jùn zhōng xiāo shǔ lóu jì dōng chuān rǔ shì)

朝代:唐    作者: 杨汉公

迢嶤下瞰霅溪流,极目烟波望梓州。
虽有清风当夏景,只能销暑不销忧。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 北楼 (fèng hé guó zhōu liú gěi shì shǐ jūn sān táng xīn tí èr shí yī yǒng běi lóu)

朝代:唐    作者: 韩愈

郡楼乘晓上,尽日不能回。
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 (chū dào jùn zhāi jì qián hú zhōu lǐ sū zhōu)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俱来沧海郡,半作白头翁。
谩道风烟接,何曾笑语同。
吏稀秋税毕,客散晚庭空。
霁後当楼月,潮来满座风。
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
唯此钱唐郡,闲忙恰得中。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