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ruǐ xiāng
秋蕊香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陈允平 (chén yǔn píng)

晚酌宜城酒暖。
玉软嫩红潮面。
醉中窈窕度娇眼。
不识愁深恨浅。
绣窗一缕香绒线。
击双燕。

wǎn zhuó yí chéng jiǔ nuǎn 。
yù ruǎn nèn hóng cháo miàn 。
zuì zhōng yǎo tiǎo dù jiāo yǎn 。
bù shí chóu shēn hèn qiǎn 。
xiù chuāng yī lǚ xiāng róng xiàn 。
jī shuāng yà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晚上饮酒宜选温暖的宜城酒。
皓腕如玉,柔嫩的红潮晕染着面颊。
在醉意迷蒙之中,娇美的双眼流转着媚惑的光芒。
却难辨其中的愁苦深沉,还是情愫浅薄。
绣窗内透出一缕香软的绒线,犹如画中的美景。
敲击双燕,宛如音乐声荡漾。
全诗描绘了晚上品饮宜城酒的场景,以及一位容颜娇美的女子。她醉意盎然,眼神迷人,却难以辨识出她内心的情感。绣窗内透出的绒线,仿佛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敲击双燕的声音如同一曲悠扬的乐曲。整首诗以细腻的笔墨勾勒出了充满诗意的场景,将酒、美人、意境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远的思索和美好的遐想。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陈允平介绍:🔈

--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自称莆澹室后人,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德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亡后,曾征至大都。着有《西麓诗稿》。词学周邦彦,有《西麓继周集》、《日湖渔唱》。 查看更多>>

陈允平的词:

  • 摸鱼儿

    倚东风、画阑十二,芳阴帘幕低护。玉屏...

  • 木兰花慢

    杜鹃声渐老,过花信、几番风。爱翠幄笼...

  • 绛都春

    秋千倦倚,正海棠半坼,不耐春寒。雨弄...

  • 酹江月・念奴娇

    汉江露冷,是谁将瑶瑟,弹向云中。一曲...

  • 倦寻芳

    杏檐转午。青漏沈沈,春梦无据。凤锦龟...

  • 渐入融和,金莲放、人在东风楼阁。天香...

  • 永遇乐

    玉腕笼寒,翠阑凭晓,莺调新簧。暗水穿...

  • 月上海棠

    游丝弄晚,卷帘看处,燕重来时候。正秋...

  • 疏影

    千峰翠玉。送孤云伴我,罗窗清宿。拂晓...

  • 暗香

    霁天秋色。正倚楼待月,谁伴横笛。涨绿...

  • 陈允平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十绝 香径 (yóu qīng tán lǚ zī yì pán gǔ shí jué xiāng jìng)

朝代:宋    作者: 刘过

一花带蕊香气满,何况丛生树两行。
风露益高秋雨足,请君来此撼琳琅。

池上梅烂开一枝横竹间方蕊 (chí shàng méi làn kāi yī zhī héng zhú jiān fāng ruǐ)

朝代:宋    作者: 钱时

临池满树玉离披,纵有余香已不奇。
蹈雪过来亭上坐,竹闲疎蕊忽横枝。

木犀五首 香 (mù xī wǔ shǒu xiāng)

朝代:宋    作者: 张明中

不是天香与国香,如何酿得许芬芳。
黄花嚼蕊非人世,身在蟾宫寒欲霜。

寒蜂采菊蕊 (hán fēng cǎi jú ruǐ)

朝代:唐    作者: 耿湋

游扬下晴空,寻芳到菊丛。
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余雾,高低顺过风。
终慙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茉莉吟 (mò lì yín)

朝代:宋    作者: 金朋说

一种秋容淡素粧,西风吹破几枝芳。
琼葩玉蕊金飙夜,疑是梅花入梦香。

秋日即事八首 其四 (qiū rì jí shì bā shǒu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郭印

篱边凖拟嗅清香,菊蕊真同佛面粧。
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

和周明瞻秋香五首 其三 (hé zhōu míng zhān qiū xiāng wǔ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吴芾

恼人风味冠江南,浪蕊浮花总觉凡。
对此自宜文字饮,不须更倩玉纤掺。

和胡端约岩桂六首 其五 (hé hú duān yuē yán guì liù shǒu qí wǔ)

朝代:宋    作者: 蔡戡

勿愁金蕊堕秋风,自是灵犀一点通。
醉魄薰成宝篝细,香脂匀就玉肌丰。

宫词 三十九 (gōng cí sān shí jiǔ)

朝代:唐    作者: 花蕊夫人徐氏

内庭秋燕玉池东,香散荷花水殿风。
阿监采菱牵锦缆,月明犹在画船中。

香山 (xiāng shān)

朝代:宋    作者: 范成大

采香径里木兰舟,嚼蕊吹芳烂熳游。
落日青山都好在,桑间荞麦满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