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 shān tián zhōng xíng
南山田中行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李贺 (lǐ hè)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迳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qiū yě míng , qiū fēng bái , táng shuǐ liáo liáo chóng zé zé 。
yún gēn tái xiǎn shān shàng shí , lěng hóng qì lù jiāo tí sè 。
huāng qí jiǔ yuè dào chā yá , zhé yíng dī fēi lǒng jìng xié 。
shí mài shuǐ liú quán dī shā , guǐ dēng rú qī diǎn sōng huā 。

秋天 写景

南山田中行

—— 李賀

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
雲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逕斜。
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qiū yě míng , qiū fēng bái , táng shuǐ liáo liáo chóng zé zé 。
yún gēn tái xiǎn shān shàng shí , lěng hóng qì lù jiāo tí sè 。
huāng qí jiǔ yuè dào chā yá , zhé yíng dī fēi lǒng jìng xié 。
shí mài shuǐ liú quán dī shā , guǐ dēng rú qī diǎn sōng huā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秋风掠过,秋野明净,池塘积水深又清,草中虫儿唧唧鸣。
长满苔藓的山石,浮起浓密的云气。挂着露珠的秋花,在娇滴滴地哭泣。
九月,荒地里的稻子参差不齐,发着冷光的萤火虫在斜径上低飞。
石缝里渗出的泉水滴入沙地,鬼火如墓中漆灯,花朵似的点缀着松林。

注释:
⑴秋风白:古人以白色象征秋天。秋风又称素风,素的意思是白。
⑵漻(liáo)漻:水清而深。啧啧:虫鸣声。
⑶云根:云雾升起之处。苔藓:青苔。
⑷冷红:秋寒时节开的花。泣露:露珠凝聚,有如泪珠。
⑸荒畦:荒芜的田地。叉牙:参差不齐。
⑹蛰(zhé)萤:藏起来的萤火虫。
⑺石脉:石缝。
⑻鬼灯:磷火。如漆:明亮如漆。点:一作“照”。


赏析:

  诗歌开头三句吸收古代民间歌谣起句形式,运用了“三、三、七”的句法。连出两个“秋”字,语调明快轻捷;长句连用两个迭音词,一清一浊,有抑有扬,富于节奏感。令读者读后仿佛置身空旷的田野,皓月当空,秋风万里,眼前塘水深碧,耳畔虫声轻细,有声有色,充满诗情画意。

  四、五句写山。山间云绕雾漫,岩石上布满了苔藓,娇弱的红花在冷风中瑟缩着,花瓣上的露水一点一点地滴落下来,宛如少女悲啼时的泪珠。写到这里,那幽美清朗的境界蓦然升起一缕淡淡的愁云,然后慢慢向四周铺展,轻纱般笼罩着整个画面,为它增添了一种迷幻的色调。

  六、七句深入一层,写田野景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深秋九月,田里的稻子早就成熟了,枯黄的茎叶横七竖八地丫叉着,几只残萤缓缓地在斜伸的田埂上低飞,拖带着暗淡的青白色的光点。

  八、九句再深入一层,展示了幽冷凄清甚至有点阴森可怖的境界:从石缝里流出来的泉水滴落在沙地上,发出幽咽沉闷的声响,远处的燐火闪烁着绿荧荧的光,像漆那样黝黑发亮,在松树的枝丫间游动,仿佛松花一般。泉水是人们喜爱的东西,看着泉水流淌,听着它发出的声响,会产生轻松欢快的感觉。人们总是爱用“清澈”、“明净”、“淙淙”、“潺潺”、“叮咚”之类的字眼来形容泉水。李贺却选用“滴沙”这样的词语,描摹出此处泉水清幽而又滞涩的形态和声响,富有艺术个性,色调也与整个画面和谐一致。末句描写的景是最幽冷不过的了。“鬼灯如漆”,阴森森地令人毛骨悚然;“点松花”三字,又多少带有生命的光彩,使读者在承受“鬼气”重压的同时,又获得某种特殊的美感,有一种幽冷清绝的意趣。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李贺介绍:🔈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後。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爲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爲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查看更多>>

李贺的诗:

相关诗词:

行於潜县南田中 (xíng wū qián xiàn nán tián zhōng)

朝代:宋    作者: 方回

曾蹑危桥入县行,萧然无处觅诗情。
不如涉浅田南过,天目山长一抹横。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杭州郡斋南亭 (háng zhōu jùn zhāi nán tíng)

朝代:唐    作者: 姚合

符印悬腰下,东山不得归。
独行南北近,渐老往还稀。
迸笋侵窗长,惊蝉出树飞。
田田池上叶,长是使君衣。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江村行 (jiāng cūn xíng)

朝代:唐    作者: 张籍

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
耕场磷磷在水底,短衣半染芦中泥。
田头刈莎结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
水淹手足尽有疮,山蝱遶身飞扬扬。
桑林椹黑蚕再眠,妇姑采桑不向田。
江南热旱天气毒,雨中移秧颜色鲜。
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上南行十二首 其三 (shàng nán xíng shí èr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方回

我不上南山,垂近四十载。
山中花瓢翁,尚与山俱在。
据高瞰人世,昔田今为海。
道傍魏公亭,柱化础亦败。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送义先上人归古田 (sòng yì xiān shàng rén guī gǔ tián)

朝代:宋    作者: 吕本中

断云无水去无踪,回望关山指顾中。
何处寻君问消息,古田南路已春风。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送麻田吴子野还山 (sòng má tián wú zǐ yě huán shān)

朝代:宋    作者: 张耒

麻田老仙身驭风,万里一息如飞蓬。
行穷山川出天外,阅尽世界归壶中。
经过卖药勾漏客,乡里高年南极翁。
我亦有心游八极,从公一借葛陂龙。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动物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其一 (fā kǒng zhèn chén chuī qī qiáo dào zhōng jì xíng shí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梦中一夜雨浪浪,晓过田间尚雨香。
塘水溉田能几许,雨余田水却归塘。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夏日送田中丞赴蔡州 (xià rì sòng tián zhōng chéng fù cài zhōu)

朝代:唐    作者: 无可

出守汝南城,应多恋阙情。
地遥人久望,风起斾初行。
楚庙繁蝉断,淮田细雨生。
赏心知有处,蒋宅古津平。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种田行 (zhòng tián xíng)

朝代:宋    作者: 赵友直

春雨一犁足郊原,南村北村齐种田。
抛秧落水时竞捷,老者在後少者前。
日暮天寒完未得,比邻来相助插田。
比邻亦来相助插,如何独行之士任迍邅。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夜宿田家 (yè sù tián jiā)

朝代:宋    作者: 戴复古

簦笠相随走路岐,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鴈自飞。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