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ú shān zá xīng liù shǒu qí wǔ
庐山杂兴六首 其五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德洪 (shì dé hóng)

白水连空不见村,冥冥细雨湿黄昏。
秋山咫尺无由到,须信关人不用门。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bái shuǐ lián kōng bù jiàn cūn , míng míng xì yǔ shī huáng hūn 。
qiū shān zhǐ chǐ wú yóu dào , xū xìn guān rén bù yòng mén 。

写景 哲思

廬山雜興六首 其五

—— 釋德洪

白水連空不見村,冥冥細雨濕黄昏。
秋山咫尺無由到,須信關人不用門。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bái shuǐ lián kōng bù jiàn cūn , míng míng xì yǔ shī huáng hūn 。
qiū shān zhǐ chǐ wú yóu dào , xū xìn guān rén bù yòng mé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白水连绵,一望无际,村落遥不可见。茫茫细雨湿润黄昏时分。秋天的山峦近在咫尺,却因某种缘由无法到达,必须相信与山中有关的人不需要门户之用。
总结:诗人描绘了远方白水流淌不尽、村落隐匿不见的景象。在黄昏时分,细雨迷蒙。虽然秋山就在附近,但因某种原因无法到达,却可以信任那些熟悉山中情况的人不需要门户之门便可通达。

赏析:这首诗是释德洪创作的《庐山杂兴六首》中的第五首。诗人以庐山秋景为背景,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然景物的壮丽和人生哲理。
首先,诗中以“白水连空不见村”描绘出了庐山山脉的广袤和高峻,白云如水连绵不绝,天空之上,村庄已不可见。这一景象强调了庐山的壮丽和宏伟,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力。
接着,诗中的“冥冥细雨湿黄昏”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细雨霏霏的景象,这种渐渐暗淡的景象与庐山的高峻形成鲜明对比,也给人以寂寥和孤独之感。
诗的下半部分,“秋山咫尺无由到,须信关人不用门”,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诗人仿佛置身于庐山之中,但却感到遥不可及,这里的庐山被赋予了一种神秘和超越尘世的特质。最后两句则提醒人们,或许并不需要寻找入山之门,因为领略庐山的壮丽并不取决于门户,而是内心的体验和感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德洪写的《庐山杂兴六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德洪介绍:🔈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爲童子。哲宗元佑四年(一○八九),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爲僧。四年後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後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後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 查看更多>>

释德洪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