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ín táo sòng yuán qī shū jì guī cháo
临洮送袁七书记归朝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吕温 (lǚ wēn)

忆年十五在江湄,闻说平凉且半疑。
岂料殷勤洮水上,却将家信托袁师。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yì nián shí wǔ zài jiāng méi , wén shuō píng liáng qiě bàn yí 。
qǐ liào yīn qín táo shuǐ shàng , què jiāng jiā xìn tuō yuán shī 。

臨洮送袁七書記歸朝

—— 呂溫

憶年十五在江湄,聞說平涼且半疑。
豈料殷勤洮水上,却將家信託袁師。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yì nián shí wǔ zài jiāng méi , wén shuō píng liáng qiě bàn yí 。
qǐ liào yīn qín táo shuǐ shàng , què jiāng jiā xìn tuō yuán sh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记得我十五岁时在江湄畔,听说平凉之事我半信半疑。
没想到洮水之畔有人非常殷勤,竟然把家书托付给袁师傅。

全诗概括:诗人回忆起自己年少时在江湄畔的经历。他听说平凉的事情,对此半信半疑。但意外的是,有人非常关心他,将家书托付给袁师傅。

赏析:
这首古文诗《临洮送袁七书记归朝》描述了诗人吕温送袁七书记归朝的情景。诗人在十五岁时便闻说平凉的传闻,但半信半疑。不料,当他沿洮水之滨,回忆起平凉的时光,却愈发确信了这个传闻。他深知洮水之滨的景色和情感,将自己家乡的信息托付给了袁师,期盼袁七书记顺利归朝,将这份家信传达到他的家乡。
诗中通过对少年时代和家乡的回忆,以及对袁七书记归朝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友谊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文字简洁流畅,通过抒发诗人对家乡和友人的感怀,展现了浓郁的乡愁之情。
标签:
怀旧、友情、乡愁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吕温介绍:🔈

吕温,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人。贞元末,擢进士第,因善王叔文,再迁爲左拾遗。以侍御史使吐蕃,元和元年乃还。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贬,温独免,进户部员外郎,与窦羣、羊士谔相昵。羣爲御史中丞,荐温知杂事,士谔爲御史,宰相李吉甫持之不报,温乘间奏吉甫阴事,诘辩皆妄,贬均州刺史,议者不厌。再贬道州,久之,徙衡州卒。集十卷,内诗二卷,今编诗二卷。 查看更多>>

吕温的诗:

相关诗词:

送蹇秀才赴临洮 (sòng jiǎn xiù cái fù lín táo)

朝代:唐    作者: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料君终自致,勳业在临洮。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送别 勉励

秋暮书怀 其七 (qiū mù shū huái qí qī)

朝代:宋    作者: 张舜民

节物推移速,登临感慨多。
寒云飞陇首,残叶下朝那。
代北惭归马,洮西尚凯歌。
惟怜鏖战骨,寂寞掩山阿。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临洮客舍留别祁四 (lín táo kè shè liú bié qí sì)

朝代:唐    作者: 岑参

无事向边外,至今仍不归。
三年绝乡信,六月未春衣。
客舍洮水聒,孤城胡雁飞。
心知别君後,开口笑应稀。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自萧关望临洮 (zì xiāo guān wàng lín táo)

朝代:唐    作者: 朱庆余

玉关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入马毛。
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
惟怜战士垂金甲,不尚游人着白袍。
日暮独吟秋色里,平原一望戍楼高。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哥舒歌 (gē shū gē)

朝代:唐    作者: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唐诗三百首 赞颂 民歌

陇西行(十首) 七 (lǒng xī xíng shí shǒu qī)

朝代:唐    作者: 王勃

烽火照临洮,榆塞马萧萧。
先锋秦子弟,大将霍嫖姚。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送吴子明知阆州 (sòng wú zǐ míng zhī láng zhōu)

朝代:宋    作者: 袁说友

圣主方勤西顾忧,大朝临遣遴贤侯。
兰香昔在潜郎地,符竹今分古阆州。
蜀道难时虽万里,汉川佳处正三秋。
莫嗟身落江湖远,魏阙心存记子牟。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送韦书记归京 (sòng wéi shū jì guī jīng)

朝代:唐    作者: 杜荀鹤

韦杜相逢眼自明,事连恩地倍牵情。
闻归帝里愁攀送,知到师门话姓名。
朝客半修前辈礼,古人多重晚年荣。
从来有泪非无泪,未似今朝泪满缨。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虞童子七岁能诵书部使者闻诸朝既至京师会更制不果试其归也以二小诗送之 其一 (yú tóng zǐ qī suì néng sòng shū bù shǐ zhě wén zhū cháo jì zhì jīng shī huì gèng zhì bù guǒ shì qí guī yě yǐ èr xiǎo shī sòng zhī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韩驹

七岁澜翻数万言,饥鹰引子望腾骞。
时平不用甘罗辈,寂寞提书归故园。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寓居临平山下三首 (yù jū lín píng shān xià sān shǒu)

朝代:唐    作者: 张祜(一)

(按此第一首亦见《永乐大典》卷二二七一、七模、湖字临平湖条〖二函二十册〗。
又清初沈谦《临平记》卷四亦载之。
题曰《过临平湖》,即将两书异字校注於下。
)。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