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 yuè sì rì huì ān zhèng táng
九月四日会安正堂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韩琦 (hán qí)

秋光浓拂使君家,尚去重阳五日赊。
且育好诗成素饮,更先诸客对黄花。
池萍渍雨钱钱密,塞雁书空字字斜。
但纵高吟开醉胆,莫惊摇落动悲嗟。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qiū guāng nóng fú shǐ jūn jiā , shàng qù chóng yáng wǔ rì shē 。
qiě yù hǎo shī chéng sù yǐn , gèng xiān zhū kè duì huáng huā 。
chí píng zì yǔ qián qián mì , sāi yàn shū kōng zì zì xié 。
dàn zòng gāo yín kāi zuì dǎn , mò jīng yáo luò dòng bēi jiē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秋天的阳光浓烈地照耀在使君的家中,重阳节已经过去了五天却还有债务未偿。
让我们先培养出优美的诗篇,然后再邀请众多客人品尝黄花酒。
池塘里的荷叶被雨水打湿得很密集,像是一枚枚钱币。孤雁飞过,信纸上的字迹倾斜不平。
虽然心情愉快地高吟诗句,却不要惊扰到摇曳落叶,激起沉重的悲叹。

全诗概述:诗人描述了一个秋日的景象。使君家中阳光明媚,但使君欠下了债务。诗人呼吁先写好诗,再邀请客人来品尝黄花酒。诗人观察到池塘中的荷叶被雨水打湿得很密集,而一只孤雁飞过,带着无法传达的信函。诗人在高吟诗句时保持着愉快的心情,但也警示自己不要惊扰到摇曳的落叶,以免激起沉重的悲叹。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境展示了秋日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赏析:《九月四日会安正堂》是韩琦的一首古诗,通过诗人对景物的观察和内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在秋日的心境。诗中描绘了深秋的美景,金风送爽,秋光浓郁,使君家的庭院被阳光温暖地笼罩着。诗中提到“重阳五日赊”,意味着重阳节已过,时光流逝,秋天的气息越发浓郁。
诗人以诗为伴,品味着淳朴的美酒,培养着自身的才情。他不仅自娱,更欢迎客人前来,与他共赏这片美景。黄花、池塘、雨水、飞鸟,都成为诗人心灵的滋养,也成为他创作的源泉。诗句“池萍渍雨钱钱密,塞雁书空字字斜”,形象地描述了秋雨洗净了池塘中的浮萍,空中的雁阵飞过,这些景象都渲染出深秋的宁静和静谧。
在酒兴的陶醉中,诗人高吟,酒意催人,此时的他似乎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只是尽情地陶醉在诗意的境地中。但在醉后,诗人似乎也意识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生命像落叶一样飘散,所以在诗末他呼唤着“莫惊摇落动悲嗟”,表达了对于生命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韩琦介绍:🔈

韩琦(一○○八~一○七五),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初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不久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谏。宝元初西夏事起,爲陕西安抚使,久在兵间,功绩卓着,与范仲淹并称“韩范”。庆历三年(一○四三)爲枢密副使,与范仲淹、杜衍共主持新政,庆历五年新政失败,出知扬州,徙郓州、成德军、定州、并州。嘉佑元年(一○五六)爲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即位,仍爲相,封魏国公。神宗立,琦坚辞相位,出判相州,建昼锦堂。不久再次经略陕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复请归相州。河北地震、黄河决口,徙判大名府,充安抚使。後因反对青苗法,与... 查看更多>>

韩琦的诗:

  • 琼花

    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年年后土祠,...

  • 夜合

    俗人之爱花,重色不重香。吾今得真赏,...

  • 蜂虿

    事小不可忽,议或戒蜂虿。蜂虿之中人,...

  • 啄木

    剥剥复卜卜,意若念良木。营营求蠹心,...

  • 来鳦

    来鳦趋社期,翩若天外至。徘徊大厦间,...

  • 感花

    雕堂瞰宝栏,有花病不妍。谁知穷山颠,...

  • 落叶

    人观落叶悲,我视落叶喜。请看四序速,...

  • 读刘易春秋新解

    夫子春秋之所记,二百四十有二年。谨严...

  • 答孙植太博後园宴射

    花梢点红芽绿茁,宴亭爽垲堋云列。呼宾...

  • 广陵大雪

    淮南常岁冬犹燠,今年阴沴何严酷。黑云...

  • 韩琦诗全集>>

韩琦的词:

相关诗词: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重九会安正堂二首 其一 (yī yùn fèng hé sī tú shì zhōng chóng jiǔ huì ān zhèng táng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强至

茱萸缀席落新堂,丞相诗锋不可当。
九日绣筵吟节物,十年黄合运阴阳。
酒边和气忘公衮,风外清歌出女墙。
宾去每来安正坐,泰然德宇发天光。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四月初四日正仲子堂可大及梅所周链师会耕养堂 (sì yuè chū sì rì zhèng zhòng zǐ táng kě dà jí méi suǒ zhōu liàn shī huì gēng yǎng táng)

朝代:宋    作者: 舒岳祥

白月一家好,青山四坐迎。
短筇看虎迹,高枕听蛙声。
草具枇杷足,瓜庐熠燿行。
相逢总佳士,更喜着弥明。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和陈正己九日公安道中韵 (hé chén zhèng jǐ jiǔ rì gōng ān dào zhōng yùn)

朝代:宋    作者: 项安世

何处山无九日花,故人相遇即为家。
君方去着风前帽,我已寒如露後葭。
久闭柴门陶岁月,晚凭儿子送生涯。
眼看一树堂堂去,双鬓那能不早华。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景德中朝会十四首 公卿入门用《正安》。 (jǐng dé zhōng cháo huì shí sì shǒu gōng qīng rù mén yòng 《 zhèng ān 》 。)

朝代:宋    作者: 郊庙朝会歌辞

万邦来同,九宾在位。
奉璋荐绅,陟降庭止。
文思安安,威仪棣棣。
臣哉邻哉,介尔蕃祉。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重九会安正堂二首 其二 (yī yùn fèng hé sī tú shì zhōng chóng jiǔ huì ān zhèng táng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强至

萸杯引满宴公堂,病客偏容泛浅觞。
为爱菊花惊晚节,不羞蓬鬓插秋香。
衆宾谈笑谁倾座,上相风骚独擅场。
来岁凤池吟此日,夔龙高会耀辞鋩。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动物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九师堂 (hé yáng gōng jì qián táng xī hú bǎi tí jiǔ shī táng)

朝代:宋    作者: 郭祥正

尔学五古子,缘何绘九师。
堂高秋月淡,日用少人知。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重九会安正堂 (chóng jiǔ huì ān zhèng táng)

朝代:宋    作者: 韩琦

欲安衰朽敞虚堂,窃信孤忠敢自当。
本幸岁时同众乐,适开樽俎遇重阳。
黄花旋插香环坐,翠岭新成妙出墙。
留与邺都为故事,年年常占好风光。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 其九 (zhēng yuè shí jiǔ rì sì gèng qǐ dú zhū wén gōng nián pǔ zhì tiān dà míng fù shí èr shǒu qí jiǔ)

朝代:宋    作者: 方回

四世东南保太平,有君无相庙堂轻。
具知人眼识朱子,独赵汝愚陈俊卿。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正月十四日大雪上信国公冢 其二 (zhēng yuè shí sì rì dà xuě shàng xìn guó gōng zhǒng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赵文

气概堂堂压九州,谁知零落此荒丘。
却烦野老编松叶,怕有牛羊上冢头。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读书四首 其四 (dú shū sì shǒu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曾几

勿谓微言久绝弦,六经正用此心传。
假令坏壁无余烬,日月堂堂故丽天。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