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xīng jiào jìng cí èr zhǎng lǎo
寄兴教净慈二长老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陈襄 (chén xiāng)

老来为郡苦间关,不及江云自往还。
忽忆湖边二禅老,等闲骑马入南山。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lǎo lái wèi jùn kǔ jiān guān , bù jí jiāng yún zì wǎng huán 。
hū yì hú biān èr chán lǎo , děng xián qí mǎ rù nán sh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老年时期,为了郡县的困苦而苦恼,无法像年轻时候自由地去往江边。
突然想起了湖边的两位禅师老人,就随意地骑着马进入了南山。



总结:

这句诗描绘了老者在晚年时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困境感到无奈,但也展现了他内心的豁达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在思考之间,突然追忆起了湖边的两位禅师,激发了他重新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由的愿望。

赏析:: 陈襄的《寄兴教净慈二长老》表现了一位老人内心的深情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老人的遭遇显得颇为艰辛,生活在偏远的郡县,无法如江云般自由来去,这种局限感强烈。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境遇下,老人忽然想起了湖边的两位禅师,他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骑马进入南山,这让他内心产生一种向往和追求自由的愿望。
诗人通过对老人生活的描写,以及对江云和两位禅师生活方式的对比,展示了老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向往和渴望。诗中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法,语言简洁明了,但通过情感的真挚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老人的心境。
标签: 向往自由、生活困境、禅师、自然景观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陈襄介绍:🔈

陈襄(一○一七~一○八○),字述古,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因家在古灵村,人号古灵先生。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初仕浦城主簿,历知仙居、河阳、蒙阳等县。嘉佑二年(一○五七),入爲秘阁校理、判祠部事。六年,出知常州。英宗治平初,复爲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神宗即位,出知明州。熙宁二年(一○六九),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知制诰。寻直学士院。四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陈州。五年,知杭州。七年,复知陈州。八年,召还,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元丰三年卒,年六十四。有《古灵先生文集》。事见宋陈晔《古灵先生年谱》(《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二),《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陈襄诗四卷,以宋刻《古... 查看更多>>

陈襄的诗:

相关诗词:

偈颂十八首 其一 (jì sòng shí bā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释如净

净慈屋里门,净慈屋里开。
昔日净慈曾此去,净慈从此又还来。
咦,净慈关棙衮风雷。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慈书记写予真求赞漫书此以塞来意 (cí shū jì xiě yǔ zhēn qiú zàn màn shū cǐ yǐ sāi lái yì)

朝代:宋    作者: 释净如

眉不修疏头突兀,鼻罍垂兮颧无骨。
长怜百丑兼且讷,慈禅慈禅不我拙。
名兮邈兮水里月。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偈颂十八首 其五 (jì sòng shí bā shǒu qí wǔ)

朝代:宋    作者: 释如净

净慈法座,木头一棚。
横撑竖撑,黑漆光生。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杂兴 其六 (zá xīng qí liù)

朝代:宋    作者: 韩淲

薝卜生成净洁花,愈幽深处愈多葩。
肯教肉眼凡夫见,宁可移栽释老家。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登慈云岭 (dēng cí yún lǐng)

朝代:宋    作者: 释净端

千古慈云岭,诸方南北行。
江波与湖水,极目两分明。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约徐吕二友访净慈老二首 其二 (yuē xú lǚ èr yǒu fǎng jìng cí lǎo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陈造

人间机巧厌相亲,南道吾今有主人。
谁与清游联此辔,吕兄孺子最真醇。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萧二十三赴歙州婚期二首 二 (xiāo èr shí sān fù xī zhōu hūn qī èr shǒu èr)

朝代:唐    作者: 卢仝

南方山水生时兴,教有新诗得寄余。
路带长安迢遰急,多应不逐使君书。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净慈致斋侍者求三教赞 (jìng cí zhì zhāi shì zhě qiú sān jiào zàn)

朝代:宋    作者: 许及之

休问船来与陆来,桃源到处即天台。
双林做底须知会,认着形骸亦苦哉。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约徐吕二友访净慈老二首 其一 (yuē xú lǚ èr yǒu fǎng jìng cí lǎo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陈造

魏紫千葩压曲栏,问君何似檐头看。
城西更有芳菲地,旧约重寻莫作难。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初及第归题净慈寺壁二绝 其二 (chū jí dì guī tí jìng cí sì bì èr jué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刘涣

梵刹仙都显焕存,心心惟绍法王孙。
俗流不信空空理,将谓长生别有门。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