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yáng tí xíng xǐ yǔ qí yī
和杨提刑喜雨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阳枋 (yáng fāng)

蝼蚁何能格上穹,况於三伏藴隆中。
瓣香载走神龙庙,法象俱来大梵宫。
出岫金身能普济,临池玉醮可幽通。
尚凭使者疎寃狱,歌舞丰年与衆同。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lóu yǐ hé néng gé shàng qióng , kuàng wū sān fú yùn lóng zhōng 。
bàn xiāng zǎi zǒu shén lóng miào , fǎ xiàng jù lái dà fàn gōng 。
chū xiù jīn shēn néng pǔ jì , lín chí yù jiào kě yōu tōng 。
shàng píng shǐ zhě shū yuān yù , gē wǔ fēng nián yǔ zhòng tóng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蝼蚁怎能抵达高耸的穹顶,更何况在炎热的三伏时节蕴藏在郎中。
瓣香带着神龙庙的信徒离去,法相同来到大梵宫。
金身能普渡众生,临池玉醮可与神通幽通。
仍仗使者解救冤狱,歌舞丰年与众同欢。

总结:

诗人以“蝼蚁”、“三伏”等意象形容人微物微与时节艰难相对,表现自身的渺小与无力。而后以“瓣香”、“神龙庙”、“大梵宫”等形象,寄托对信仰与神秘力量的追求。接着以“金身”、“临池玉醮”等描述佛教修行和祭祀仪式,强调普度众生与通神的能力。最后以“使者解救冤狱”、“歌舞丰年”等描绘善行与欢庆,表现人间美好的场景。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人生的脆弱与追求,以及信仰与善行的美好。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阳枋写的《和杨提刑喜雨》系列:

本文作者阳枋介绍:🔈

阳枋(一一八七~一二六七),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四川铜梁东南)人,居巴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早从朱熹门人度正、㬊渊学。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冠乡选。淳佑元年(一二四一),因蜀乱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四年,监昌州酒税。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爲绍庆府学官。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有诗词、讲义等十二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字溪集》十二卷。事见本集附录《纪年录》、《字溪先生阳公行状》。 阳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断句附于卷末。 查看更多>>

阳枋的诗:

阳枋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