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wáng tuī guān zhēng yuè shí sān rì yóu jiè zhū sì zhú xuān shī èr shǒu qí yī
和王推官正月十三日游戒珠寺竹轩诗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慕容彦逢 (mù róng yàn féng)

谁种篔簹翠扫天,拟将风月度流年。
当轩便是真如境,到岸何须般若船。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shuí zhǒng yún dāng cuì sǎo tiān , nǐ jiāng fēng yuè dù liú nián 。
dāng xuān biàn shì zhēn rú jìng , dào àn hé xū bān ruò chu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谁种植了篔簹翠色的扫帚,打算以风月之姿度过岁月的流逝。
这静坐的庭院就是真实的如来境界,到达彼岸根本不需要般若船。
总结: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理解,篔簹翠色的扫帚象征着美好而平静的生活,诗人期望用风月之姿度过时光。然而,他认识到真实的如来境界其实就在眼前,达到彼岸并不需要借助般若船,暗示人们应当珍惜眼前的现实与当下的生活。

这首诗《和王推官正月十三日游戒珠寺竹轩诗二首 其一》是慕容彦逢所作,它描写了正月十三日游览到达戒珠寺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宗教境地的赞美。
诗中的"谁种篔簹翠扫天"描述了诗人眼前的竹林景象,篔簹是竹子的一种,翠绿的竹叶在天空中摇曳,美不胜收。这里写景的标签是"写景"。
"拟将风月度流年"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尽情享受风景和美好时光,将时光度过如风如月一般。这里的标签可以是"抒情",因为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当轩便是真如境,到岸何须般若船"这两句则暗示了戒珠寺的境地,将之比喻为"真如境",表示此地已经是一个超脱尘世的净土,不需要使用"般若船"(指般若波罗蜜多船,佛教中的修行工具)。这里的标签可以是"宗教",因为它涉及到宗教元素。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文字和对自然与宗教的融合,表现了诗人的抒情情感和对美的追求,同时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山水田园意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慕容彦逢写的《和王推官正月十三日游戒珠寺竹轩诗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慕容彦逢介绍:🔈

慕容彦逢(一○六七~一一一七),字叔遇(宋刘兴祖《摛文堂集序》),宜兴(今属江苏)人。哲宗元佑三年(一○八八)进士,调池州铜陵簿,知鄂州崇阳。绍圣二年(一○九五)中宏词科(《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二之四),迁淮南节度推官,越州教授。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太学博士。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除秘书省校书郎,擢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大观元年(一一○七),权翰林学士,除尚书兵部侍郎,改吏部,进兼侍读,出知汝州。四年,加集贤殿修撰(同上书选举三三之二五)。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召兼侍讲并议礼局,预修《政和五礼新仪》。六年,除给事中(同上书职官七之二五)。七年,以刑部尚书致仕,卒,年五十一。宣和二年(一一二○... 查看更多>>

慕容彦逢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