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sūn bāng qiú qí sān
和孙邦求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正民 (lǐ zhèng mín)

投老侵寻两鬓斑,十年情绪几悲欢。
深倾玉醑何辞醉,养就金丹不畏寒。
鹤驭且芸崑阆草,鸾台曾着鵔鸃冠。
少时豪气消磨尽,赖有诗情偶未阑。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tóu lǎo qīn xún liǎng bìn bān , shí nián qíng xù jǐ bēi huān 。
shēn qīng yù xǔ hé cí zuì , yǎng jiù jīn dān bù wèi hán 。
hè yù qiě yún kūn láng cǎo , luán tái céng zhe jùn yì guān 。
shǎo shí háo qì xiāo mó jìn , lài yǒu shī qíng ǒu wèi lán 。

抒情 哲思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岁月的流逝使我的两鬓渐渐染上斑白,十年间,情绪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
在醉美的佳境中倒满了玉液,又有什么理由拒绝陶醉其中?培养内心的丹田,不畏惧严寒的考验。
像鹤一样驾驭芸芸众生,云游山水间,如在仙境;曾经登上过鸾台,戴着华美的鸔鸀冠。
年少时的豪情壮志已经消磨殆尽,但幸而还保留着诗情雅致,偶尔尚未消逝。
总结:全文:这篇古文写作者年纪渐长,鬓发斑白,回顾过去十年的人生,情绪历经悲喜。他沉醉于美好的景物之中,不拒醉生梦死,同时培养内心的坚韧和坚强,不惧寒冷的考验。他像鹤一样自由自在地游走于世间,曾有过辉煌的过往。尽管年少时豪情已散,但依旧保有诗意和优雅,时而还能流露出诗人的情怀。整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回顾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和孙邦求 其三》由李正民创作,表达了岁月流转、情感变迁的主题。
诗人首先以自己的生命阅历为出发点,描述了自己鬓发斑白的现状,暗示了时光不饶人,人生充满了变化。十年来,诗人经历了各种情感的波折,悲欢交织,这些情感在鬓发的斑白中得以体现。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喝玉醑,意味着他不回避情感的抒发,不怕倾诉心情。同时,他谈到了养就金丹,表示不畏岁月的侵蚀,保持内心的坚强和智慧。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鹤驭、芸崑、阆草、鸾台等仙山仙景的形象,勾勒出一幅仙境画面,暗示了他的精神追求和诗人的境界。这些仙山仙景与他的内心境界相呼应,展示了他的高远志向。
最后两句诗提到了少时豪气,意味着年少时的豪情壮志已经在岁月中逐渐消磨殆尽,但诗人仍然依靠诗情来寻找慰藉,展现出对诗歌的深厚感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正民写的《和孙邦求》系列:

本文作者李正民介绍:🔈

李正民,字方叔,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入宣城学,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明嘉靖《惟扬志》卷一九)。曾知吉、筠、洪、温、婺、淮宁等州府。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知陈州时,爲金人所执。十二年和议成,放归(《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八)。回朝後,历任给事中、礼部、吏部侍郎、中书舍人等职。官终徽猷阁待制(清康熙《扬州府志》卷二三)。有《大隐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四卷。 李正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查看更多>>

李正民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