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shū kuān tián yuán liù shǒu qí èr
和叔宽田园六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过 (sū guò)

平生粗知田,疆理南复东。
常祈五日雨,未厌十日风。
纷纷秀莨莠,恐害嘉谷丛。
芟夷绝根本,肃杀先秋冬。
坐获箱筥收,庶几粢盛供。
一饭食我力,愿与农夫同。

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píng shēng cū zhī tián , jiāng lǐ nán fù dōng 。
cháng qí wǔ rì yǔ , wèi yàn shí rì fēng 。
fēn fēn xiù làng yǒu , kǒng hài jiā gǔ cóng 。
shān yí jué gēn běn , sù shā xiān qiū dōng 。
zuò huò xiāng jǔ shōu , shù jī zī shèng gòng 。
yī fàn shí wǒ lì , yuàn yǔ nóng fū tó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平日里我略知田地的情况,疆界在南边又延伸到东边。
我常常祈求五天的雨水,却从未厌倦十天的狂风。
庄稼纷纷秀出野草和莠草,我担心它们会危害优美的麦田。
我要把这些野草和莠草割除,彻底消灭根基,以防止在初秋和深冬时它们滋生。
我坐下来,将获得的谷物装入箱筥之中,希望能够有丰盛的粮食供应。
我只要一份饭菜就能维持生计,愿意与农夫们分享同样的生活方式。
全文总结:作者表达了自己略知农田的情况,希望获得适量的雨水和防止过多的狂风。他意识到田间的杂草可能危害农作物,因此决心彻底清除。最后,作者希望有足够的粮食供应,表示自己乐于与农夫们共同分享勤劳务农的生活。

赏析:这首诗《和叔宽田园六首 其二》是苏过创作的田园诗之一,表达了作者对农田生活的深切感情以及对农夫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
首先,诗人以自己粗浅的农事知识,描述了他对田园的热爱和对农耕生活的理解。他了解田地的南北分布、渴望五日的雨水和不嫌十日的风。这展现出了他对农业的渴望和对自然的依赖。
接着,诗人描绘了农田中各种植物的生长情况,如纷纷秀莨莠,但也表达了对野草杂草的担忧,担心它们会危害到宝贵的庄稼。这部分反映了农人对于农田的精心管理和保护之心。
然后,诗人写到了农事活动,如除草、斩根、杀虫等,这些劳动是为了迎接丰收的季节。他强调了这些劳动对于农田的重要性,因为它们为未来的丰收创造了条件。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农田产出的喜悦,他希望能够分享这丰收,愿意与农夫一同分享一饭之力,显示了对农人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过写的《和叔宽田园六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过介绍:🔈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轼第三子。哲宗元佑六年(一○九一),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一○九四),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一一○○),随父北归。轼卒後,依叔父辙居颍昌。营湖阴地数亩,名爲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据《宋史》本传,他书着录均爲十卷),已佚。清乾隆时人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厘爲六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过诗,以《知不斋丛书》本爲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 查看更多>>

苏过的诗:

苏过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