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ù shū mì zhèng gōng wǎn cí qí sān
故枢密郑公挽词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韩驹 (hán jū)

忆昔平原客,曾叨十九人。
怀沙正愁苦,负土更悲辛。
册府三年滞,枢庭一见新。
今来挥涕泪,为国惜良臣。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yì xī píng yuán kè , céng dāo shí jiǔ rén 。
huái shā zhèng chóu kǔ , fù tǔ gèng bēi xīn 。
cè fǔ sān nián zhì , shū tíng yī jiàn xīn 。
jīn lái huī tì lèi , wèi guó xī liáng ché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记得从前在平原作客,曾经结交过十九位朋友。怀念那时在沙滩上的忧愁苦楚,背负着土地的辛酸悲伤。在册府中徘徊了三年之久,终于在朝廷中有了一次新的相见机会。如今我流泪挥泪,为国家惋惜这位优秀的臣子。
总结:作者回忆起过去在平原做客的经历,结交过十九位朋友。怀念曾在沙滩上感受到的忧愁和苦楚,以及背负土地辛酸的经历。在册府中停留三年后,终于在朝廷中有了一次新的相见机会。此刻,作者流泪挥泪,为国家惋惜这位优秀的臣子。

这首诗《故枢密郑公挽词 其三》是韩驹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故枢密郑公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良臣的珍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共有四句,以平仄韵律工整,用字简洁明了。首句“忆昔平原客,曾叨十九人。”表明诗人回忆往事,郑公曾召见他,对他产生深刻影响。第二句“怀沙正愁苦,负土更悲辛。”运用了抒情手法,将诗人的内心矛盾和苦闷感表露无遗,仿佛身临其境。第三句“册府三年滞,枢庭一见新。”反映了诗人曾在郑公的府庭中任职三年,但之后却很少有机会再次相见。最后一句“今来挥涕泪,为国惜良臣。”表达了诗人如今的感受,他在郑公去世后感到悲伤,为国家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谋士。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韩驹写的《故枢密郑公挽词》系列:

本文作者韩驹介绍:🔈

韩驹(一○八○~一一三五),字子苍,蜀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早年从苏辙学。徽宗政和初以献赋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旋因曾爲苏氏学,谪监蒲城市易务,迁知分宁县。召爲着作郎。宣和五年(一一二三),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擢权直学士院。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由知应天府移知黄州,寻又因苏氏学提举江州太平观。高宗即位,知江州。绍兴五年卒於抚州,年五十六(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四)。苏辙称其诗如储光羲,吕本中亦引之入江西诗派。有《陵阳集》四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韩驹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萧山王氏十万卷楼旧藏抄本(简称王本,今藏南京图书馆),清... 查看更多>>

韩驹的诗:

韩驹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