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 shǔ gōng wǎn cí èr shǒu qí yī
范蜀公挽辞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韩维 (hán wéi)

正学跻经席,孤忠入谏垣。
论储十九疏,议乐数千言。
勇去高门地,归乘下泽辕。
华颠不及用,遗恨满丘樊。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zhèng xué jī jīng xí , gū zhōng rù jiàn yuán 。
lùn chǔ shí jiǔ shū , yì lè shù qiān yán 。
yǒng qù gāo mén dì , guī chéng xià zé yuán 。
huá diān bù jí yòng , yí hèn mǎn qiū f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正当学者登上经席学习,忠诚的孤臣进入谏垣上表谏言。论储十九次上疏,议论乐曲数千言。勇敢地离开高门的地方,回归乘车下泽边。华颠之才不足以得到重用,留下无尽的遗憾,充满了丘樊之间。

全文

总结:

文章描述了一个学者正跻身于学术讲坛,而忠诚的孤臣则在谏垣上劝谏。他多次上疏陈述意见,长篇累牍地议论乐曲。然后,他勇敢地离开原有的高位,回到边陲地区。但是,他的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他留有遗憾,归隐在丘樊之间。

赏析:这首诗《范蜀公挽辞二首 其一》是韩维为范仲淹所作,表达了对范仲淹卓越品德和为政之道的赞颂。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范仲淹的忠诚、智慧和为政的杰出才能。
首先,诗中提到“正学跻经席”,表明范仲淹在学问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一心向学,追求博学多才。接着,“孤忠入谏垣”强调了他的忠诚和勇气,他敢于入谏,坚守原则,不畏权贵。
诗中还涉及到范仲淹的政绩,如“论储十九疏,议乐数千言”,这些细节突出了他为官之严谨和勤勉,他提出了许多有益于国家的建议。同时,“勇去高门地,归乘下泽辕”则表现了他谦虚和无私的品质,他不留恋权位,甘愿归隐山野。
最后两句“华颠不及用,遗恨满丘樊”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不满,华颠指的是朝廷,作者认为范仲淹的才华和忠诚未能充分得到利用,心怀遗恨,对此感到痛心疾首。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韩维写的《范蜀公挽辞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韩维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绦、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後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佑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 查看更多>>

韩维的诗:

韩维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