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á zǔ tài bó jiè shān jū yào shù
答祖太博借山居要术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余靖 (yú jìng)

经济谅周当世务,收藏敢秘老农书。
相逢莫羡山居好,归去蓬山有直庐。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jīng jì liàng zhōu dāng shì wù , shōu cáng gǎn mì lǎo nóng shū 。
xiāng féng mò xiàn shān jū hǎo , guī qù péng shān yǒu zhí l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了解世间经济之事,要珍藏那些敢于隐匿的老农书籍。
若有机缘相遇,不要羡慕山居的安逸,回归蓬山有一座直房。

全文

总结:

这段古文提倡了解世间的经济事务,并推崇珍藏敢于隐匿的老农书籍,暗示其中或许蕴藏着重要的智慧。而当面对相遇的机缘时,不应嫉妒山居的优越生活,而是应当回归自己的本心,拥有一颗朴实的心灵,去追求内心真正渴望的生活。

赏析:这首诗是余靖的《答祖太博借山居要术》。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于农书和山居生活的向往和理解。诗中的第一句,"经济谅周当世务," 强调了重视实际经济问题和了解时事的重要性。这句话提醒人们要谨慎地面对周围的社会问题和责任。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老农书,"收藏敢秘老农书。" 这表明诗人尊重传统的智慧,特别是与农业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维持生计至关重要。通过收藏这些书籍,诗人向我们传达了传承文化和知识的重要性。
然后,诗人告诉我们,不要嫉妒那些生活在山居的人,"相逢莫羡山居好," 因为在山居中,虽然环境清幽,但也有其自身的苦劳和挑战。这句话反映了一种对于简朴生活的理解,生活的美好并不一定在于物质上的丰富。
最后,诗人表达了归家的愿望,"归去蓬山有直庐。" 这句话传达了对于家庭和宁静生活的渴望,蓬山的直庐象征着平和和舒适。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余靖介绍:🔈

余靖(一○○○~一○六四),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爲赣县尉,累擢集贤校理。景佑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迁知英州。庆历间爲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佑四年(一○五二),知潭州,改桂州。後加集贤院学士。嘉佑六年(一○六一),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余靖诗二卷,以明成化九年苏韡等刻《武溪集》爲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四十五年刘稳刻本(简称刘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 查看更多>>

余靖的诗:

相关诗词:

题余尚书山居要术 (tí yú shàng shū shān jū yào shù)

朝代:宋    作者: 祖无择

张衡已作归田赋,汜胜仍修种树书。
愿借山居精要术,欲将嵩洛葺吾庐。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 其二 (jiè xū gǔ tài bó kuáng yín shí shī yùn shū huái bìng chéng tài bó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杨公远

竹马才抛又是翁,年来自觉转疎慵。
欲开竹下三三迳,还借毫端六六峰。
处世竟无非理事,对人那有可慙容。
浮沈聊尔从吾好,却笑南阳说卧龙。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动物

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 其八 (jiè xū gǔ tài bó kuáng yín shí shī yùn shū huái bìng chéng tài bó qí bā)

朝代:宋    作者: 杨公远

吾庐近野却依城,弹压风光藉酒兵。
山色可供图画趣,泉流聊当管弦声。
眼前无事方安逸,天下丰年即太平。
权势从来难倚仗,只宜孤立度浮生。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偈答百丈僧 (jì dá bǎi zhàng sēng)

朝代:宋    作者: 释道常

不要三乘要祖宗,三乘不要与君同。
君今欲会通宗旨,後夜猿啼在乱峰。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谢疏寮高秘书同常博王省元见过 其二 (xiè shū liáo gāo mì shū tóng cháng bó wáng shěng yuán jiàn guò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释居简

不纵青云步,行间着得麽。
官居最华要,吟似老头陁。
行辈今差少,声名早厌多。
犹将三万轴,清夜答弦歌。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得东山居主人恋家不出因借戴希周渔乡居赋杂兴六首 其五 (dé dōng shān jū zhǔ rén liàn jiā bù chū yīn jiè dài xī zhōu yú xiāng jū fù zá xīng liù shǒu qí wǔ)

朝代:宋    作者: 许及之

借得渔乡住,诗家物色宜。
苇声鱼拨剌,竹影月参差。
风铎时成曲,山童解答诗。
闲居多乐事,惟有此心知。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闲居杂咏三十二首 博学 (xián jū zá yǒng sān shí èr shǒu bó xué)

朝代:宋    作者: 陈淳

泛观事物间,是理真卓卓。
无一非吾事,要在博所学。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浄居照长老写师像求赞 (jìng jū zhào zhǎng lǎo xiě shī xiàng qiú zàn)

朝代:宋    作者: 释正觉

真乘无门兮佛佛道同,面壁有句兮祖祖心空。
静居方外,智入环中。
借功明寂默,借伴入樊笼。
十方周匝,三世混融。
刹刹尘尘齐说法,见闻互换自相通。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 其四 (jiè xū gǔ tài bó kuáng yín shí shī yùn shū huái bìng chéng tài bó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杨公远

头颅搭飒一山翁,万事随宜敢讳穷。
不结东华尘土梦,何干北海马牛风。
半生踪迹从容里,一片襟期冷淡中。
兀坐有时参世味,古今兴废转头空。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 其七 (jiè xū gǔ tài bó kuáng yín shí shī yùn shū huái bìng chéng tài bó qí qī)

朝代:宋    作者: 杨公远

一生不把两眉愁,厌听瓢声笑许由。
愿荷锄来翻畎亩,懒携刺去谒公侯。
酒倾明月清风夜,诗琢空山落木秋。
坎止流行俱莫问,自然霜雪未蒙头。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