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 lǎo sì zhú jiān gé zǐ
大老寺竹间阁子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轼 (sū shì)

残花带叶暗,新笋出林香。
但见竹阴绿,不知汧水黄。
树高倾陇鸟,池浚落河鲂。
栽种良辛苦,孤僧瘦欲尪。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cán huā dài yè àn , xīn sǔn chū lín xiāng 。
dàn jiàn zhú yīn lǜ , bù zhī qiān shuǐ huáng 。
shù gāo qīng lǒng niǎo , chí jùn luò hé fáng 。
zāi zhòng liáng xīn kǔ , gū sēng shòu yù wā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残落的花朵依然附着着叶子,隐约地散发出芬芳。新鲜的竹笋从林中冒出,散发着香气。
只见竹荫浓绿,却不知汧水却变黄了。
树木高耸,倾斜着傍边的土坡,吸引了不少鸟儿栖息其间。池塘被深深地挖掘,河中的鱼儿不断穿梭。
种植这些树木是辛苦的劳作,孤僧也因此瘦弱不堪。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生活的辛勤和岁月的流转。在残花带叶的暗淡中,新笋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香气。但竹阴绿色和池塘深挖的变化,也暗示了岁月的不可逆转。诗人在描述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抒发了辛勤劳作的苦楚和孤寂的心情。整首诗凝练而深沉,引人思考生命和自然的哲理。

赏析:: 这首诗《大老寺竹间阁子》是苏轼创作的,以写竹为主题,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现出竹子的生命力和坚韧性。诗中用了一些具体的景物描写,以及对竹子的抒发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气和情感。
首句“残花带叶暗,新笋出林香。”描述了竹子的特点,残叶与新笋相间,给人以生生不息的感觉。同时,新笋的香气也让人感受到竹子的清新和生机。
第二句“但见竹阴绿,不知汧水黄。”通过对竹阴的描写,强调了竹子的翠绿,与水的黄相对比,更加突出了竹子的美丽和独特。
第三句“树高倾陇鸟,池浚落河鲂。”通过描述竹子周围的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树高吸引了倾陇鸟,池水深邃吸引了落河鲂,这些细节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感。
最后一句“栽种良辛苦,孤僧瘦欲尪。”则表达了竹子的栽种需要辛苦的努力,与孤僧的孤寂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竹子的坚韧性和生命力。
标签: 写景、抒情、咏物、哲思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 查看更多>>

苏轼的诗:

苏轼的词:

  • 水龙吟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

  • 水龙吟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

  •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

  • 水龙吟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

  • 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

  • 满庭芳

    香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

  • 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

  • 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

  • 满庭芳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

  • 水调歌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

  • 苏轼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

竹阁 (zhú gé)

朝代:宋    作者: 赵希㯝

古寺因人重,清风尚可寻。
斜阳明晚阁,老竹暗秋林。
兜率西归久,香山北望深。
登临成感慨,烟月独知心。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过龙居寺偶题寺有新取华严方结阁贮之 其一 (guò lóng jū sì ǒu tí sì yǒu xīn qǔ huá yán fāng jié gé zhù zhī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王洋

取意竹依窗密促,自开花照眼鲜明。
老僧踏遍诸方路,花竹相看世外情。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动物

霁後登唐兴寺水阁 (jì hòu dēng táng xīng sì shuǐ gé)

朝代:唐    作者: 杜荀鹤

一雨三秋色,萧条古寺间。
无端登水阁,有处似家山。
白日生新事,何时得暂闲。
将知老僧意,未必恋松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题化度寺竹间亭 (tí huà dù sì zhú jiān tíng)

朝代:宋    作者: 黄公度

羸骖踏遍乱山青,薄宦羁人醉未醒。
破午停鞭得幽寺,眼明初见竹间亭。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题大云寺西阁 (tí dà yún sì xī gé)

朝代:唐    作者: 薛能

阁临偏险寺当山,独坐西城笑满颜。
四野有歌行路乐,五营无战射堂闲。
鼙和调角秋空外,砧办征衣落照间。
方拟杀身酬圣主,敢於高处恋乡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陪范公登承天寺竹阁 (péi fàn gōng dēng chéng tiān sì zhú gé)

朝代:宋    作者: 章岷

古寺依山起,幽轩对竹开。
翠阴当昼合,凉气逼人来。
夜影疏排月,秋鞭瘦竹苔。
双旌容托乘,此地举茶杯。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题竹林寺 (tí zhú lín sì)

朝代:唐    作者: 朱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廻过。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时间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 (sòng yīng gōng dà shī guī zhōng nán)

朝代:宋    作者: 吕端

衡岳烟萝紫阁云,名高湖外晚游秦。
清词古学儒生业,圆笠方袍释子身。
竹杖拄归山里寺,篆书留与世间人。
我疑簪组成为缚,空仰吾师去路尘。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jù)

朝代:宋    作者: 林岊

山中有寺寺有阁,阁外之山横翠来。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谷诗集有题净因寺壁二绝句未知寺在何处甲子秋余游富阳妙山之净因寺用次山谷韵书以遗寺僧如智 其一 (shān gǔ shī jí yǒu tí jìng yīn sì bì èr jué jù wèi zhī sì zài hé chù jiǎ zǐ qiū yú yóu fù yáng miào shān zhī jìng yīn sì yòng cì shān gǔ yùn shū yǐ yí sì sēng rú zhì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曾丰

三向稚松争短长,西偏老竹绝炎凉。
千寻以上有秋色,万亩之间无夕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