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yóu jú bēi qí èr
次韵游橘陂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韩驹 (hán jū)

缓寻随父老,偷折饫僮奴。
的皪连僧舍,馨香到客厨。
题诗郡丞至,问俗使华俱。
只道千缣易,良田岂易图。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huǎn xún suí fù lǎo , tōu zhé yù tóng nú 。
de lì lián sēng shè , xīn xiāng dào kè chú 。
tí shī jùn chéng zhì , wèn sú shǐ huá jù 。
zhī dào qiān jiān yì , liáng tián qǐ yì t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缓缓地寻找着父老们,悄悄地偷摘着供奉僮奴们的食物。

在山林间行走,来到了僧舍,香气扑鼻,传到了客厨。

为了题诗,县官亲临,询问着乡俗,使者华俱一同前来。

只看到了千缣美丽的锦缎,却未考虑到良田的不易获取。
全文总结:这篇古文描写了一个人在山林中寻找食物,偷摘供奉僮奴们的食物,然后到了僧舍,闻到了馨香,接着县官前来,询问乡俗,使者华俱陪同前来。表达了对物质美好的追求,却忽略了良田等实实在在的财富。

《次韵游橘陂 其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描写游橘陂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家园和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缓寻随父老,偷折饫僮奴。”展现了诗人随着父老游览橘陂的情景。他们缓慢地寻找美味的果实,偷偷摘取,似乎在追求一份宁静和满足。这里写景的同时,也透露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珍视和尊重。
第二句“的皪连僧舍,馨香到客厨。”描述了橘陂的环境,连绵的山峦和僧舍的存在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禅意。而果香则传到了客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味觉享受,也暗示了精神愉悦与心灵的宁静。
第三句“题诗郡丞至,问俗使华俱。”表明郡丞来到这里题诗,询问百姓的情况。这句强调了政府官员对民生的关切,以及对百姓疾苦的了解。诗人可能借此表达了对善政和官民和谐的期望。
最后一句“只道千缣易,良田岂易图。”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理性思考。千缣指的是丝绸,良田则代表着富饶的田地。诗人提醒人们,追求物质财富虽然重要,但要珍惜眼前的宁静和家园。这句话点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人生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是心灵的平和与满足。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韩驹写的《次韵游橘陂》系列:

本文作者韩驹介绍:🔈

韩驹(一○八○~一一三五),字子苍,蜀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早年从苏辙学。徽宗政和初以献赋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旋因曾爲苏氏学,谪监蒲城市易务,迁知分宁县。召爲着作郎。宣和五年(一一二三),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擢权直学士院。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由知应天府移知黄州,寻又因苏氏学提举江州太平观。高宗即位,知江州。绍兴五年卒於抚州,年五十六(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四)。苏辙称其诗如储光羲,吕本中亦引之入江西诗派。有《陵阳集》四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韩驹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萧山王氏十万卷楼旧藏抄本(简称王本,今藏南京图书馆),清... 查看更多>>

韩驹的诗:

韩驹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