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rì dú zhuó shí shǒu qí liù
春日独酌十首 其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郭祥正 (guō xiáng zhèng)

雷声散阳气,晴景醉长天。
绿从何处来,染我山下泉。
汲泉酿醇酒,举盃复颓然。
寄谢伯夷辈,饿名安用传。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léi shēng sàn yáng qì , qíng jǐng zuì cháng tiān 。
lǜ cóng hé chù lái , rǎn wǒ shān xià quán 。
jí quán niàng chún jiǔ , jǔ bēi fù tuí rán 。
jì xiè bǎi yí bèi , è míng ān yòng chu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雷声散去了天空的阴云,晴朗的景色让人陶醉。
绿色是从哪里来的,染上了我山下的泉水。
汲取泉水酿成了醇美的酒,举杯喝了又陷入了忧思。
向谢伯夷等先贤寄托心情,愿他们的美名能传扬流传。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雷声散去后的晴朗景色、山泉被染上绿色,以及喝酒时怀念古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诗人用自然景物和古人名士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既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向往。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和古人精神的推崇,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赏析:这首诗《春日独酌十首 其六》表现了作者郭祥正在一个春日,独自品酒,欣赏阳光明媚的景色。诗中描写了雷声散去,阳气渐升,天空放晴的场景。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气氛。
首句"雷声散阳气,晴景醉长天"以雷声的散去和晴朗的景色为引子,传达了大自然的清新和明亮。接着,诗人提到了绿色,问题是绿色从何处而来,点明了绿色是春天的象征,可能是新绿的叶子或者是春日的青山。这种绿色的到来染着了山下的泉水,这一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句中,诗人提到自己在泉水旁汲取泉水,酿制出美酒,举起酒杯喝了一口,但随后却颓然放下。这表现了诗人在享受美好时光时,突然间陷入深思,或许是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思考,使得诗中情感更加复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情,他将这首诗寄托给了谢伯夷等古代忠臣义士,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并寄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有所成就。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郭祥正写的《春日独酌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郭祥正介绍:🔈

郭祥正(一○三五~一一一三)(生年据本集卷二○《癸酉除夜呈邻舍刘秀才》“六十明朝是”推算),字功父(甫),自号醉吟居士,谢公山人、漳南浪士,当涂(今属安徽)人。据本集推知,约举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爲德化尉。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权邵州防御判官。六年,爲太子中舍,与江东路家便差遣,爲桐城令。後任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未几弃官隐姑孰青山。元丰四年(一○八一)前後,通判汀州。五年,摄守漳州。七年,因事勒停。哲宗元佑三年(一○八八),起知端州。四年,致仕。卒年七十九(明嘉靖《太平府志》卷六)。祥正诗格俊逸似李白,同时人梅尧臣誉之爲“真太白後身”。有《青山集》三十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郭... 查看更多>>

郭祥正的诗:

郭祥正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