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ng xǐ gěi shì tóng nián mǎ xiōng wǎn cí èr shǒu qí yī
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王安石 (wáng ān shí)

庆历公偕起,元丰我独伤。
两楹终昔梦,五鼎继前丧。
薰歇曾攀桂,甘留所憩棠。
素风知不坠,能世有诸郎。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qìng lì gōng xié qǐ , yuán fēng wǒ dú shāng 。
liǎng yíng zhōng xī mèng , wǔ dǐng jì qián sàng 。
xūn xiē céng pān guì , gān liú suǒ qì táng 。
sù fēng zhī bù zhuì , néng shì yǒu zhū lá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庆历年间,公爵与我一同起程,但如今元丰年间,我却独自伤感。
曾经共同构建的两栋楹柱,现在成了往昔的梦;接过的五鼎,接续前朝的丧失。
在薰风的吹拂下曾攀揽桂花,也曾在美景下驻足留连。
虽然我有着清高的品德,但时光荏苒,世事变迁,是否能够在此世立下儿郎之名,还须看命运之所归。

赏析:这首诗《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 其一》是王安石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先,诗人开篇提到了庆历公和元丰,这是他们一起起程的背景,突显了友情的始发点。然后,诗人用“两楹终昔梦,五鼎继前丧”表达了友人的早逝,使人不禁感到惋惜和伤感。接着,诗人提到了一些共同的经历和回忆,如攀桂、留棠,这些都是友人与诗人一同经历过的美好时光,加深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素风知不坠,能世有诸郎”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赞美,诗人相信友人的精神将永存,后代也会有人继承他们的志向和品质。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王安石写的《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王安石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历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佑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锺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後改封荆。哲宗元佑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 查看更多>>

王安石的诗:

王安石的词:

  •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

  • 甘露歌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疑是经春...

  • 甘露歌

    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万里晴天...

  • 甘露歌

    天寒日暮山谷里。的砾愁成水。池上渐多...

  • 菩萨蛮

    数家茅屋闲临水。单衫短帽垂杨里。今日...

  • 渔家傲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

  •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

  • 雨霖铃

    孜孜。向无明里、强作窠窟。浮名浮利何...

  • 清平乐

    云垂平野。掩映竹篱茅舍。阒寂幽居实潇...

  • 浣溪沙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

  • 王安石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