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ng zhōng ǒu shū èr shǒu qí yī
病中偶书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蔡襄 (cài xiāng)

已感节候变,物态舒阳春。
那复壮年意,如今多病身。
净室焚香久,烘炉煮药频。
神欢百虑解,销尽眼前尘。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yǐ gǎn jié hòu biàn , wù tài shū yáng chūn 。
nà fù zhuàng nián yì , rú jīn duō bìng shēn 。
jìng shì fén xiāng jiǔ , hōng lú zhǔ yào pín 。
shén huān bǎi lǜ jiě , xiāo jìn yǎn qián ché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已经感觉到季节的变化,大地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舒展。
曾经豪迈壮年的心意,如今多被疾病所困扰。
在整洁的房间里常常焚香以祈愿,炉灶频繁地煎熬药物。
内心欢愉,百种忧虑尽皆消解,眼前的烦恼也全部消散。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慨。曾经豪情壮志的年华已经逝去,如今身体多有疾病困扰。但是通过炼药焚香,作者努力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身体的疗愈,最终达到了神清气爽的状态,解除了眼前的尘世烦恼。整首诗揭示了作者对养生保健的重视,同时也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态度。

赏析:这首诗《病中偶书二首 其一》是唐代蔡襄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感受到春天的变化,以及病中的生活状态。诗人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生活的苦涩和对疾病的思考。
首节描述了节令的更迭,春天的阳光渐渐洒满大地,但诗人已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状态的变化,体验不到年轻时的活力和激情。
第二节强调了诗人的疾病,他生活在一个清净的房间中,经常焚香、煮药,为了治病而不懈努力。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健康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在疾病的折磨下,诗人的心灵却变得更加宁静,百虑尽消,这是一种对精神内在力量的探求和依赖。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蔡襄写的《病中偶书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蔡襄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佑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佑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乾道中,赐谥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 查看更多>>

蔡襄的诗:

蔡襄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