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 kòu jí shì shí èr shǒu qí bā
避寇即事十二首 其八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左纬 (zuǒ wěi)

转徙不知处,乱山逢掩扃。
断崖飞虺蛰,枯木乱鸦腥。
莽苍人烟灭,黄昏鬼火青。
夜寒长饮泣,安得壮夫听。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zhuǎn xǐ bù zhī chù , luàn shān féng yǎn jiōng 。
duàn yá fēi huī zhé , kū mù luàn yā xīng 。
mǎng cāng rén yān miè , huáng hūn guǐ huǒ qīng 。
yè hán cháng yǐn qì , ān dé zhuàng fū tī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转徙不知处,乱山中遇到了紧闭的门扇。
断崖上飞着危险的毒蛇,枯树上乱飞着猎物散发的气味。
茫茫苍野中人烟已经消失,黄昏时鬼火闪烁。
夜晚的寒冷让人长时间伤心哭泣,但安慰来自何处?谁能倾听呢?
全文反映了古人在漂泊途中遇到的险阻和无助之感,描绘了一幅荒凉而神秘的景象,表达了对温暖陪伴的渴望和寻求。

赏析:这是左纬创作的《避寇即事十二首》中的第八首。诗人以动人的语言描绘了战乱中的凄凉景象。
首先,诗中表现了诗人自身的遭遇,他转徙不知处,身临乱山,掩扃意味着闭门不出,生活的困苦和困顿。断崖上的飞虺蛰和枯木上的乱鸦腥,都是对战乱时期环境的生动描绘,强调了荒凉和危险的氛围。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莽苍之地,人烟已经灭绝,黄昏时分,鬼火青幽幽闪烁,为整个场景增添了神秘和阴森的色彩。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夜寒之下的孤独与哀愁,他长饮泣,但却无人能听到他的哭声,渴望有壮夫前来倾听他的苦衷。
整首诗以其凄凉、孤独和战乱的主题,勾画出了一个动人的画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艰难和无助。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左纬写的《避寇即事十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左纬介绍:🔈

左纬,字经臣,号委羽居士,黄岩(今属浙江)人。约生于哲宗元佑初。早岁从事举子业,後以爲此不足爲学,弃去,终身未仕。诗学杜甫,重视“意理趣”三字(宋黄裳《委羽居士集》序)。与许景衡爲忘年友,刘元礼、周行己皆兄事之。高宗建炎间尚在世。有《委羽居士集》,已佚。民国时,王棻辑有《委羽居士集》一卷。事见宋《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左纬诗,以民国黄岩杨氏刊《台州丛书》後集中所收辑本爲底本。分别核对原出处幷加注卷次,少数几首不见出处原书的,则仍旧。新辑得集外断句,附于卷末。 查看更多>>

左纬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