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ì xuān chéng fù guān shàng jīng
自宣城赴官上京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杜牧 (dù mù)

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淹留。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
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xiāo sǎ jiāng hú shí guò qiū , jiǔ bēi wú rì bù yān liú 。
xiè gōng chéng pàn xī jīng mèng , sū xiǎo mén qián liǔ fú tóu 。
qiān lǐ yún shān hé chù hǎo , jǐ rén jīn yùn yī shēng xiū 。
chén guān guà què zhī xián shì , zhōng nǐ cuō tuó fǎng jiù yóu 。

追忆 述志 抒怀

自宣城赴官上京

—— 杜牧

瀟灑江湖十過秋,酒杯無日不淹留。
謝公城畔溪驚夢,蘇小門前柳拂頭。
千里雲山何處好,幾人襟韻一生休。
塵冠挂却知閑事,終擬蹉跎訪舊遊。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xiāo sǎ jiāng hú shí guò qiū , jiǔ bēi wú rì bù yān liú 。
xiè gōng chéng pàn xī jīng mèng , sū xiǎo mén qián liǔ fú tóu 。
qiān lǐ yún shān hé chù hǎo , jǐ rén jīn yùn yī shēng xiū 。
chén guān guà què zhī xián shì , zhōng nǐ cuō tuó fǎng jiù yó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潇洒不羁飘荡江湖十多个春秋,没有一天不在酒杯前徘徊逗留。
谢公城边被溪水声响惊醒酣梦,苏小门前的柳枝常常拂过我头。
天下的山川景物到底哪里最好,几人怀抱这般情韵一生就罢休?
尘世中人挂冠归去原是平常事,终于将蹉跎了的光阴来寻访旧游。

注释:
1.潇洒:形容人的超逸脱俗。十过秋:十多年。杜牧自文宗大和二年(828)十月佐沈传师江西幕,转宣城,又转淮南牛僧孺幕;一度升为监察御史,不久移疾分司东都,后又到宣州崔郸幕,至内升左补阙的开成三年(838)冬,首尾共十一年。
2.迟留:即滞留,有流连、耽搁之意。
3.谢公城:指宣城。因南齐谢脁曾作宣城太守,留有谢公楼、谢公亭等多处古迹,故称。
4.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
5.云山:泛指山川秀色。
6.襟韵:指人的情怀风度。
7.尘冠挂却:辞官不做。闲事:等闲之事,平常的事。
8.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赏析:

  这是一首述怀诗,展示了诗人矛盾的内心世界,笔墨洒脱而感慨深沉。

  诗人自大和二年(828)十月来到江西,后转宣城。以后,辗转漂泊于扬州、洛阳、宣城各地。首尾共历经十一年。此诗首联即以“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迟留”概括了这一段生活。”潇洒江湖”,无拘无束,风韵飘逸;终日为醉乡之客,则于放浪形骸中见愁闷之情。行止风流,内心愁苦,正是诗人的真实写照。

  颔联承首联之意,再次点染。“谢公城畔溪惊梦”,接“酒杯”句。每日无事,携酒行游于宣城郊野,观山望水,自得其乐;自斟自饮,不觉醉倒溪边。此句中“惊梦”一词很妙,写出了诗人大醉初醒,不知身在何处的情态。而梦中之惊,耐人寻味:或许,他在醉梦中与亲故旧友重逢,一觉醒来却独枕溪流。或许,在梦境中他仗剑行侠,英雄豪迈,醒来却发现自身依旧是落魄江湖的一介书生。溪畔惊梦,情境皆佳。“苏小门前柳拂头”,写诗人“潇洒江湖”的另一面。妓馆歌楼多涉秾艳轻绮之笔,而诗人仅仅用“门前柳拂头”暗示出流连花柳之意,处理得很含蓄,不伤全诗清朗之调。

  颈联转为感慨生平,反映出诗人虽然过着诗酒风流的生活,但并不甘心终老于此。“千里云山何处好”表面上是寻访山川之胜,其实正是这声对苍茫云山发出的喝问,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咤叱风云、指点江山的襟怀抱负。紧接着,诗人又转过来对着茫茫人世发问:“几人襟韵一生休?”世上有几人能有如此襟韵,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罢了不成,把诗人不得不浪迹江湖的愤慨、不甘于虚度此生的愿望倾吐一尽。这两问,问得豪迈,问得沉痛,问得有气魄,如高天惊雷,滚滚而下,一扫方才悠然低回之韵。

  尾联收合全诗,点明“赴官上京”之意。面对现实中平庸无聊的官吏生活,诗人萌出“尘冠挂却”的念头。他把辞宫归去说得很平常,“闲事”而已;事实上,这件“闲事”也难以做到,“终把蹉跎访旧游”,诗人不得不赴京上任,再次把光阴虚掷——回虚前联。此联言辞之间,流露出归隐与人世的内心矛盾。

  这首诗起、承、转、合,层次分明,把这位落魄诗人的胸襟间事渐次说尽。其中既有风流倜傥之韵,又有豪宕雄浑之气。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开成四年(839)所作,时杜牧三十七岁。杜牧于开成三年在宣州幕中,是年冬,内升左补阙、史馆修撰,次年(即开成四年)春初,赴京供职,离宣州时作此诗。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杜牧介绍:🔈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复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爲江西团练府巡官,又爲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复爲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爲司勳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复乞爲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爲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爲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爲八卷。 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查看更多>>

杜牧的诗:

相关诗词:

送崔录事赴宣城 (sòng cuī lù shì fù xuān chéng)

朝代:唐    作者: 高适

大国非不理,小官皆用才。
欲行宣城印,住饮洛阳桮。
晚景为人别,长天无鸟廻。
举帆风波渺,倚櫂江山来。
羡尔兼乘兴,芜湖千里开。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赴宣城守吴兴道中 (fù xuān chéng shǒu wú xīng dào zhōng)

朝代:宋    作者: 张耒

秋野连云静,三吴稻熟时。
风江客帆疾,晴野雁行迟。
草木霜天晚,山川泽国卑。
宣城不负汝,好继谢公诗。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送裴判官赴商幕 (sòng péi pàn guān fù shāng mù)

朝代:唐    作者: 皎然

商洛近京师,才难赴幕时。
离歌纷白紵,候骑拥青丝。
会喜疲人息,应逢猾虏衰。
看君策高足,自此烟霄期。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送孔彦常待制赴宣城 (sòng kǒng yàn cháng dài zhì fù xuān chéng)

朝代:宋    作者: 韦骧

宣城从古号名城,新拜除书拥旆旌。
剡奏屡传求外补,偃藩暂得遂高情。
虎符南国先声重,鷁首秋江去意清。
最好笳铙将压境,敬亭山色远相迎。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送黄同年京甫必昌赴广西提干二首 其二 (sòng huáng tóng nián jīng fǔ bì chāng fù guǎng xī tí gàn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王迈

君过羊城见菊坡,先生不出意如何。
蜀嘘淮沸人挺乱,京火郊雷天荐瘥。
石介不亲逢庆历,龟山何策救宣和。
狂生忧国头如雪,送客无悰作好歌。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xuān zhōu sòng péi tǎn pàn guān wǎng shū zhōu shí mù yù fù guān guī jīng)

朝代:唐    作者: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斾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送别 写景 抒情

送王侍御赴宣城 (sòng wáng shì yù fù xuān chéng)

朝代:唐    作者: 许棠

戴豸却驱鸡,东南上句溪。
路过金谷口,帆转石城西。
水树连天暗,山禽绕郡啼。
江人谙旧化,那复俟招携。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荅张侍御贾喜再登科後自洛赴上都赠别 (dá zhāng shì yù jiǎ xǐ zài dēng kē hòu zì luò fù shàng dōu zèng bié)

朝代:唐    作者: 刘禹锡

又被时人写姓名,春风引路入京城。
知君忆得前身事,分付莺花与後生。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自适 (zì shì)

朝代:宋    作者: 晁说之

避难三年百感生,衆虽溷浊自澄清。
闲窥鸟雀往来势,静听儿童读诵声。
但道孤生元废弃,莫言频数论平生。
大河今岁如为用,即看千官赴上京。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送宋校书赴宣州幕 (sòng sòng xiào shū fù xuān zhōu mù)

朝代:唐    作者: 卢纶

南想宣城郡,清江野戍闲。
艨艟高映浦,睥睨曲随山。
名寄图书内,威生将吏间。
春行板桥暮,应伴庾公还。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