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líng yán sān shǒu qí èr
之灵岩三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韩维 (hán wéi)

朝行曲河道,暮夜不遑止。
野草熏满衣,山蝉鸣裂耳。
我仆痡秋阳,我马困石齿。
未厌行役劳,当前碧蒿起。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平仄平仄。

cháo xíng qū hé dào , mù yè bù huáng zhǐ 。
yě cǎo xūn mǎn yī , shān chán míng liè ěr 。
wǒ pú pū qiū yáng , wǒ mǎ kùn shí chǐ 。
wèi yàn xíng yì láo , dāng qián bì hāo qǐ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朝早时我们在曲曲折折的河道上行进,到了暮夜却没有停歇的时候。野草的香气充满了衣袖,山中蝉鸣声刺破了耳膜。我这仆人已经被秋日的阳光晒得病恹恹的,我的马也疲惫不堪,蹄子累得像石头一样。然而,我并不厌倦这旅途的劳累,此刻正是我要前行,把眼前这片碧蒿(指青春、朝气蓬勃之意)变得热闹起来。

全诗描绘了作者在朝行曲的旅途中的辛劳和疲惫,但他并不因此而停歇,而是坚定地继续前进,期望能够让眼前的景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诗中以简洁的语言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和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

赏析:这首诗《之灵岩三首 其二》是韩维创作的山水田园诗之一,描写了诗人在早晨出行至夜晚,一路所经历的景物和自身的感受。
诗中第一句“朝行曲河道,暮夜不遑止。”表现了诗人一天的旅行,一路上曲曲弯弯的河道,使得行程颇为曲折,直至夜幕降临,也没有停歇。这一句通过描绘旅途的长途劳顿,展示了诗人的坚韧和不畏艰辛的品质。
接下来的句子“野草熏满衣,山蝉鸣裂耳。”则突出了自然景物的细节。野草的气息充满了诗人的衣物,而山蝉的鸣叫声刺耳异常,这些细节刻画出了大自然的生动画面,强化了诗歌的写实感。
第三句“我仆痡秋阳,我马困石齿。”提到了诗人的仆人和马匹,暗示着整个旅行团队的疲劳和困顿。作者将自己与仆人、马匹一同置于旅途之中,突显了大自然对每一个生命的考验和洗礼。
最后一句“未厌行役劳,当前碧蒿起。”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坚守和不懈奋斗,即使面对困难,也没有疲倦。碧蒿的生长预示着新的开始,暗示着诗人在旅途中寻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成长。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韩维写的《之灵岩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韩维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绦、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後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佑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 查看更多>>

韩维的诗:

韩维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