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o zī yòu èr zhǎng lǎo cháng chá èr shǒu qí yī
招孜佑二长老尝茶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郭祥正 (guō xiáng zhèng)

无物滋禅味,来烹北苑茶。
碾成云母粉,香溅碧松花。
消渴梅何俗,安神术谩夸。
清谈尝数椀,莫笑老卢家。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wú wù zī chán wèi , lái pēng běi yuàn chá 。
niǎn chéng yún mǔ fěn , xiāng jiàn bì sōng huā 。
xiāo kě méi hé sú , ān shén shù màn kuā 。
qīng tán cháng shù wǎn , mò xiào lǎo lú jiā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无物滋禅味,来烹北苑茶。
碾成云母粉,香溅碧松花。
消渴梅何俗,安神术谩夸。
清谈尝数椀,莫笑老卢家。

翻译:没有什么能比得上禅味的陶冶,让我们沏一壶北苑的茶来品尝。茶叶磨成云母般的细粉,香气溅落如碧松的花瓣。梅花消渴的功效又何止寻常的果品,那自称能安抚心神的术法也只是虚夸而已。在这轻松的清谈间,品茗数碗,不妨不以老卢家为笑柄。



总结:

这古文篇章描述了品茶的情景,提到了北苑的茶叶和制茶方法。同时,强调了茶的魅力胜过普通水果,并对某种所谓的“安神术”进行质疑。最后,作者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口吻,邀请大家一同品茶、聊天,不用顾及他人的嘲笑。整篇文章传达了品茶的乐趣与智者豁达的心态。

赏析:这首诗《招孜佑二长老尝茶其一》写了品茶的情景。诗人郭祥正以深刻的笔触描述了品茶的过程,展示了茶的独特之处以及它对身心的益处。
首先,诗中提到"无物滋禅味",表现了茶的深刻之处,将茶与禅宗相联系,强调了它的精神内涵。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
其次,诗中描述了制茶的过程,将茶叶碾成云母粉,这一过程如同艺术品一般,展现了制茶的精细和工艺的精湛。而茶水溅起的香气也如碧松花般令人陶醉,强调了茶的美味。
接着,诗中提到"消渴梅何俗,安神术谩夸",强调了茶的功效,不仅可以解渴,还有安抚神经的作用,使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最后,诗人自嘲地说"清谈尝数椀,莫笑老卢家",表示自己常常喜欢品茶,并认为这是一种高雅的清谈,即使是老卢家的人也不应该被嘲笑。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郭祥正写的《招孜佑二长老尝茶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郭祥正介绍:🔈

郭祥正(一○三五~一一一三)(生年据本集卷二○《癸酉除夜呈邻舍刘秀才》“六十明朝是”推算),字功父(甫),自号醉吟居士,谢公山人、漳南浪士,当涂(今属安徽)人。据本集推知,约举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爲德化尉。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权邵州防御判官。六年,爲太子中舍,与江东路家便差遣,爲桐城令。後任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未几弃官隐姑孰青山。元丰四年(一○八一)前後,通判汀州。五年,摄守漳州。七年,因事勒停。哲宗元佑三年(一○八八),起知端州。四年,致仕。卒年七十九(明嘉靖《太平府志》卷六)。祥正诗格俊逸似李白,同时人梅尧臣誉之爲“真太白後身”。有《青山集》三十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郭... 查看更多>>

郭祥正的诗:

郭祥正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