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lǐ bù shàng shū táng zhì sù gōng wǎn cí èr shǒu qí èr
赠礼部尚书唐质肃公挽词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王珪 (wáng guī)

昔在仁朝日,孤忠独犯顔。
一身宁自顾,万里偶生还。
却度黄梅岭,重趋玉笋班。
不知君槛折,千古更谁攀。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xī zài rén cháo rì , gū zhōng dú fàn yán 。
yī shēn níng zì gù , wàn lǐ ǒu shēng huán 。
què dù huáng méi lǐng , chóng qū yù sǔn bān 。
bù zhī jūn kǎn zhé , qiān gǔ gèng shuí pān 。

抒情 赞美

贈禮部尚書唐質肅公挽詞二首 其二

—— 王珪

昔在仁朝日,孤忠獨犯顔。
一身寧自顧,萬里偶生還。
却度黄梅嶺,重趨玉笋班。
不知君檻折,千古更誰攀。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xī zài rén cháo rì , gū zhōng dú fàn yán 。
yī shēn níng zì gù , wàn lǐ ǒu shēng huán 。
què dù huáng méi lǐng , chóng qū yù sǔn bān 。
bù zhī jūn kǎn zhé , qiān gǔ gèng shuí p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昔日在仁朝的阳光下,他孤独忠诚,独自面对着压力。
他心中只想着宁愿自己承受一切,也要万里归来。
终于渡过了黄梅岭,再次加入玉笋班的行列。
不知道他的坚持是否得到了承认,这个问题将成为千古谜团,没有人能解开。

全诗描述了一个孤独忠诚、勇于独自面对困难的人物,经历了万里的艰难归程,最终重返归属的队伍,但他的付出与忠诚是否得到认可却无从得知。这首诗通过描绘这位孤独的人物,表达了对坚持信念和忠诚的赞美,并留下了人们思考的余地。

赏析:这首诗是王珪所作,表达了对唐质肃公的赞颂与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述唐质肃公的一生经历,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坚韧,以及他对国家的无私奉献。
首先,诗人提到“昔在仁朝日”,这里指的是唐朝,强调了唐质肃公在仁宗朝代的忠诚。他不畏权贵,孤忠独犯,表现出坚守原则的品质。然后,诗中描述他经历了千里之遥的流亡,却能安然归来,这展现了他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接着,诗中提到“却度黄梅岭”,这里黄梅岭象征了险阻和困难,唐质肃公克服了重重困难,再次归顺朝廷。最后两句“不知君槛折,千古更谁攀”,表达了诗人对唐质肃公的景仰之情,也传达了他的名字将永远传颂下去,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王珪写的《赠礼部尚书唐质肃公挽词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王珪介绍:🔈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谥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查看更多>>

王珪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