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 zhēn dào zhě zào dōng shān sì qián shí qiáo
与珍道者造东山寺前石桥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慧空 (shì huì kōng)

灌谿劈箭虽云急,截流过者脚不湿。
东山一水人不惊,拟动脚时滩下立。
如何咫尺东山门,在眼可望不可及。
珍公老手但问渠,自有方便令人入。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guàn xī pī jiàn suī yún jí , jié liú guò zhě jiǎo bù shī 。
dōng shān yī shuǐ rén bù jīng , nǐ dòng jiǎo shí tān xià lì 。
rú hé zhǐ chǐ dōng shān mén , zài yǎn kě wàng bù kě jí 。
zhēn gōng lǎo shǒu dàn wèn qú , zì yǒu fāng biàn lìng rén rù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灌谿水流湍急,箭虽然称得上快速,但在截流处越过的人脚下却不湿润。东山一水,人们经过时并不惊慌,仿佛要迈动脚步时,沙滩就在脚下似的,站得稳稳的。眼前就是东山的门户,离得很近,近得看得见,但实际上却远得触及不到。珍公老熟悉这里,只需问问沟渠的走向,就能找到一条方便的路径让人进入东山。
全诗写水流湍急,箭快如闪电,但经过截流处却不受影响;东山的水流也虽急,但行人对此毫不惊慌,仿佛站在滩涂上一样,安稳自若。眼前望得到东山的门户,实则无法触及。诗人称颂珍公老对地理环境了如指掌,只需询问沟渠的情况,就能引领人们找到进入东山的方便途径。通过描写水流、东山和珍公老,诗人展现了对自然和智慧的赞美和敬仰。

赏析:: 这首诗以写东山寺前的石桥为背景,表现了作者释慧空对禅宗境界和修行境地的思索。首句"灌谿劈箭虽云急,截流过者脚不湿。"描绘了石桥之上溪水湍急,但修行者行至此处却不受湿润之苦。这反映了修行者对世俗烦扰的超越。接着"东山一水人不惊,拟动脚时滩下立。"表现了修行者在禅宗智慧的指引下,能保持平静,以及对动与静、虚与实的妙悟。"如何咫尺东山门,在眼可望不可及。"描绘了禅宗修行的境界,以及境界之高深不可企及。最后两句"珍公老手但问渠,自有方便令人入。"则传达了对老师的尊重与信仰,以及通过指导得到禅宗修行的启示与法门。
标签: 修行, 禅宗, 境界, 指导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释慧空介绍:🔈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於圆悟、六祖,後至疏山,爲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编爲二卷。 查看更多>>

释慧空的诗:

相关诗词:

余所居竹寺门外有谿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谿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 其八 (yú suǒ jū zhú sì mén wài yǒu xī liú shí qiáo wāng lǚ dào guò yú bì zhōng rì jì qù sòng zhì qiáo xī lǚ dào sòng xiào bié lú shān yuǎn hé fán guò hǔ xī zhī jù zuò shí shī yǐ jiàn jì yīn hé zhī qí bā)

朝代:宋    作者: 释德洪

门前短石桥,日日送君过。
归来院落间,还作北窗卧。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宿东松寺 (sù dōng sōng sì)

朝代:宋    作者: 方回

一僧垂乱髪,杉阁夜寒饶。
开锁容铺榻,求钱为造桥。
猕猴窗外啸,鼯鼠烛前跳。
岳笔亲题坏,前朝恨未销。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寄石桥僧 (jì shí qiáo sēng)

朝代:唐    作者: 项斯

逢师入山日,道在石桥边。
别後何人见,秋来几处禅。
溪中云隔寺,夜半雪添泉。
生有天台约,知无却出缘。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泗州山 (sì zhōu shān)

朝代:宋    作者: 王献臣

大石小石皆罗列,造化安排非人设。
覆者如轩深者洞,方者如屏平者席。
可以安尊罍,可以横琴瑟。
天边乌兔眼前飞,海上波澜掌中白。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动物

方广寺石桥 (fāng guǎng sì shí qiáo)

朝代:宋    作者: 赵湘

白石峰犹在,桥横一径微。
多年无客过,落日有云归。
水浄苔生发,山寒树着枝。
如何方广寺,千古去人稀。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夏日寄清溪道者 (xià rì jì qīng xī dào zhě)

朝代:唐    作者: 齐己

老病不能求药饵,朝昏祗是但焚烧。
不知谁为收灰骨,[垒]石栽松傍寺桥。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与聚道者造白林桥 其一 (yǔ jù dào zhě zào bái lín qiáo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释慧空

白林山中一句子,大谿为舌日夜说。
路人扰扰如不闻,聚等诸人今始瞥。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咏物 抒情

余所居竹寺门外有谿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谿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 其二 (yú suǒ jū zhú sì mén wài yǒu xī liú shí qiáo wāng lǚ dào guò yú bì zhōng rì jì qù sòng zhì qiáo xī lǚ dào sòng xiào bié lú shān yuǎn hé fán guò hǔ xī zhī jù zuò shí shī yǐ jiàn jì yīn hé zhī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释德洪

方经脱手春,又复送余热。
悬知到故山,定与秋风别。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送别 怀旧

瑞岩寺三首 其二 (ruì yán sì sān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陈造

横前石廪疑无地,步入莲宫别有天。
说道三山环弱水,不应回首羡巢仙。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与聚道者造白林桥 其二 (yǔ jù dào zhě zào bái lín qiáo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释慧空

横身谿上略相酬,不住中间彻两头。
行人掉臂上头过,谁信如今有赵州。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