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 jì dé wū shí gāng xī wàng gě tán zài yún xiāo zhōng xiāng qù suī yuǎn shān shì bù duàn lín mù lì lì kě shǔ yì shí qǐ líng xiān wēng bù nán yǐ xǐ ér chéng shī jì gě tán zhǔ rén
予既得乌石冈西望葛坛在云霄中相去虽远山势不断林木历历可数异时乞灵仙翁不难矣喜而成诗寄葛坛主人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裘万顷 (qiú wàn qǐng)

东西知隔几牛鸣,山势绵绵若引绳。
待向冈边结茅屋,幅巾遥礼夜坛灯。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dōng xī zhī gé jǐ niú míng , shān shì mián mián ruò yǐn shéng 。
dài xiàng gāng biān jié máo wū , fú jīn yáo lǐ yè tán dēng 。

予既得烏石岡西望葛壇在雲霄中相去雖遠山勢不斷林木歷歷可數異時乞靈仙翁不難矣喜而成詩寄葛壇主人

—— 裘萬頃

東西知隔幾牛鳴,山勢綿綿若引繩。
待向岡邊結茅屋,幅巾遥禮夜壇燈。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dōng xī zhī gé jǐ niú míng , shān shì mián mián ruò yǐn shéng 。
dài xiàng gāng biān jié máo wū , fú jīn yáo lǐ yè tán d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东边的东西相隔多少,牛在哞哞地鸣叫。山势连绵不断,宛如被牵引的绳子。
等待着要在山冈旁结起茅屋,身穿幅巾遥远地向夜晚的坛灯行礼。

总结:

诗人描述了东西相隔的远景,牛在山间鸣叫,山势连绵不断,有如被牵引的绳子。他心怀理想,准备在山冈旁建起茅屋,深夜时还能遥望坛灯行礼。诗意抒发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与向往。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裘万顷介绍:🔈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於卷末。 查看更多>>

裘万顷的诗:

相关诗词:

麻姑山诗 上葛仙坛 (má gū shān shī shàng gě xiān tán)

朝代:宋    作者: 吕南公

南峰枕崇坂,迳路荆榛稠。
遗坛在其巅,名为仙翁留。
石角已剥泐,林芳自春秋。
谁无骨中尘,来继冲霄游。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葛仙坛 (gě xiān tán)

朝代:宋    作者: 周兑

稚川不恋晋衣冠,勾漏仙成九转丹。
剩得数行风雨竹,人间珍重扫空坛。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 葛仙坛 (hé sū zhù zuò má gū shí yǒng gě xiān tán)

朝代:宋    作者: 李觏

仙翁犹在时,坛上何设施。
仙翁一去後,梦草空离离。
下士固大笑,言者多不知。
嗟嗟天壤内,共是枯鱼池。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题庵壁 (tí ān bì)

朝代:宋    作者: 葛胜仲

葛翁携葛姓,小愒葛桥边。
葛泉出萝葛,一派自潺湲。
咫尺葛山观,金丹问葛仙。
耳孙忝瓜葛,行隐葛山巅。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天坛 (tiān tán)

朝代:唐    作者: 白元鉴

天坛高百尺,只在翠微间。
碧藓遗踪古,青松白日闲。
丹成人已化,云去鹤应还。
时有吹箫客,月明来故山。
(同前。
)(〖1〗《洞霄图志》卷四《古迹门·昇天坛》条:「旧志云:在大涤山中峯之上,又名法象坛。
上应天而圆,下应地而方,中应《易》卦而八角。
许远游真君精研洞典,登其上而仙去,时天降白鹿下迎,故中峯名白鹿山。
今山顶界松内数丈之地,草木弗植,是其遗址也。
」)。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寻华山云台观道士 (xún huà shān yún tái guān dào shì)

朝代:唐    作者: 钱起

秋日西山明,胜趣引孤策。
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
还从罔象来,忽得仙灵宅。
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
残阳在翠微,携手更登历。
林行拂烟雨,溪望乱金碧。
飞鸟下天窗,褭松际云壁。
稍寻玄踪远,宛入寥天寂。
愿言葛仙翁,终年链玉液。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仙坛寺西林 (xiān tán sì xī lín)

朝代:宋    作者: 林景熙

古坛仙鹤杳,野鹿自成群。
松气浮清晓,经声出白云。
石穿僧屋过,水到寺门分。
人世无穷事,山中了不闻。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登潜山观 (dēng qián shān guān)

朝代:唐    作者: 窦参

山势欲相抱,一条微径盘。
攀萝歇复行,始得凌仙坛。
闻道葛夫子,此中链还丹。
丹成五色光,服之生羽翰。
灵草空自绿,余霞谁共餐。
至今步虚处,犹有孤飞鸾。
幽幽古殿门,下压浮云端。
万丈水声落,四时松色寒。
既入无何乡,转嫌人事难。
终当远尘俗,高卧从所安。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王仙坛 (wáng xiān tán)

朝代:唐    作者: 林杰

羽客已登仙路去,丹鑪草木尽凋残。
不知千载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