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ng shǐ dǒng zhòng shū qí sān
咏史 董仲舒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陈普 (chén pǔ)

孟轲死後惟董子,道义两言扩古今。
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mèng kē sǐ hòu wéi dǒng zǐ , dào yì liǎng yán kuò gǔ jīn 。
xìng shàn qī piān hé luò luò , qiān qiū bù yù yī zhī yīn 。

詠史 董仲舒 其三

—— 陳普

孟軻死後惟董子,道義兩言擴古今。
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mèng kē sǐ hòu wéi dǒng zǐ , dào yì liǎng yán kuò gǔ jīn 。
xìng shàn qī piān hé luò luò , qiān qiū bù yù yī zhī y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孟轲死后,唯有董子,他的言论包含了道和义,传承了古往今来的智慧。他在论述人性善的七篇文章中表达得深刻且博大,然而这些思想却不为世人所广泛接纳。经过千秋岁月,他仍未能遇到一个真正理解他思想的知音。

总结:

诗人表达了董仲舒对孟轲的推崇和痛惜之情。孟轲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他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广泛认同,特别是关于人性善的观点。董仲舒则在其中被视为唯一理解孟轲思想的知音,显示出对孟轲思想的深切珍重。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陈普写的《咏史 董仲舒》系列:

本文作者陈普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佑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查看更多>>

陈普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