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ng gǔ shī shí èr shǒu qí yī èr
咏古诗十二首 其一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刘敞 (liú chǎng)

南山有樛木,葛虆蔓其封。
上枝结纷菲,下枝散蒙茏。
下能使上好,上亦令下通。
宁知力不足,歳暮摧烈风。
苦成任两国,德孰与栋隆。
君苟以此始,又当以此终。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nán shān yǒu jiū mù , gě léi màn qí fēng 。
shàng zhī jié fēn fēi , xià zhī sàn méng lóng 。
xià néng shǐ shàng hǎo , shàng yì lìng xià tōng 。
níng zhī lì bù zú , suì mù cuī liè fēng 。
kǔ chéng rèn liǎng guó , dé shú yǔ dòng lóng 。
jūn gǒu yǐ cǐ shǐ , yòu dāng yǐ cǐ zhōng 。

写景 哲理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南山的樛木茂密,葛藤纠缠在它的周围。上面的树枝结满了繁茂的叶子,下面的树枝则散布着茂盛的枝叶。

下面的树枝能使上面的树枝更加茂盛,上面的树枝也促使下面的树枝通畅。这里表达了上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道理。

可是谁能知道力量是否足够,年暮时节依然会受到猛烈的风摧残。

苦心经营可以使国家昌盛,但是美德又何与支撑大厦的栋梁相比呢?

君主若能从这些道理开始,也应当以这些道理作为自己的目标。

赏析:这首诗《咏古诗十二首 其一二》出自刘敞之手,表达了南山的景色和樛木的生长状态,同时蕴含了人生哲理。
首先,诗人描绘了南山地区的景色,用“南山有樛木,葛虆蔓其封。”来表现南山地区茂盛的樛木,葛藤纷繁。这种自然景色的描绘,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写景传统,营造出了宁静和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诗中提到樛木的上下枝,上枝纷菲,下枝蒙茏。这里作者通过对樛木的上下结构的描写,暗示了社会中不同层次和地位的人,上下关系和互通的重要性。他通过自然界的例子,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互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苦成任两国,德孰与栋隆。”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他提出了两国相互协力的比喻,强调了合作与共赢的价值观。最后两句“君苟以此始,又当以此终。”则强调了始终如一地坚持这种价值观的重要性,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刘敞写的《咏古诗十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刘敞介绍:🔈

刘敞(一○一九~一○六八),字原父,或作原甫,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皇佑三年(一○五一),迁太子中允、直集贤院。至和元年(一○五四),迁右正言、知制诰。二年,奉使契丹。三年,出知扬州。岁余,迁起居舍人徙知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旋召还纠察在京刑狱。嘉佑四年(一○五九),知贡举。五年,以翰林侍读学士充永兴军路安抚使、兼知永兴军府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改集贤院学士、恒南京留守司御史台。神宗熙宁元年卒於官,年五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有《公是集》七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五十四卷,其中诗二十七卷... 查看更多>>

刘敞的诗:

刘敞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