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í ráo zhōu bié zhōu shǐ jūn
移饶州别周使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徐铉 (xú xuàn)

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高冠脱楚囚。
皖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
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徵兵主尚忧。
更向鄱阳河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zhèng lián dōng dào gǎn xián hóu , hé xìng gāo guān tuō chǔ qiú 。
wǎn bǎi tái qián shōu bié yàn , qiáo gōng tíng xià yǐ xíng zhōu 。
sì nián qù guó shēn jiāng lǎo , bǎi jùn zhǐ bīng zhǔ shàng yōu 。
gèng xiàng pó yáng hé shǎng qù , qīng shān qiáo cuì lèi jiāo li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我正怜慕着东道上受到贤德的侯爵,怎么会幸运地戴着高高的冠冕脱离了楚国的囚禁。在皖伯的台前,举行着离别宴,乔公亭下,驾着船行驶。

已经有四年离开了故国,身体渐渐衰老,但还被百郡征召兵役,君主仍然忧虑着。我又要前往鄱阳河,泛舟而行。身穿青衫,形容憔悴,泪水交流不止。



总结:


这首古文诗歌描述了主人公在东道国受到贤德的侯爵招待,幸运地脱离楚国的囚禁。然而,他仍然面临着离乡背井,漂泊他乡的困境。他已经四年离开故国,身体逐渐衰老,但是却被百郡征召兵役,面临离别亲人和家园的痛苦。在此情此景之下,主人公再次踏上征途,驶向鄱阳河,船行泛泛,青衫憔悴,心中满是离愁别绪。

赏析:这首诗是徐铉写给周使君的别离之作。诗人通过抒发对周使君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自己身临异乡、忧国忧民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首节描述了诗人正怀念着周使君在东道的德行和高尚品质,感到自己幸运能够与如此贤达之士相交。使君脱离楚国的囚笼,戴上高冠,是一场喜悦的解脱,但也伴随着离别之痛。
第二节中提到了别宴和乔公亭下的舣行舟,这些场景更加强化了别离之情。周使君在众人的送别下,登舟离开,而诗人则站在亭下,情不自禁地流泪,泪水似乎也融入了江水之中。
第三节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四年离国,年事渐长,但仍被百郡征兵之事所担忧。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牵挂和责任感。
最后一节中,诗人提到自己将继续前往鄱阳河,身着青衫,憔悴不堪,泪水交流。这里青衫憔悴的描写表现出诗人长期奔波异乡、忧国忧民的辛苦,而泪水则象征着对周使君的别离之痛。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移饶州别周使君》的诗:

本文作者徐铉介绍:🔈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於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於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於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查看更多>>

徐铉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