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é rì èr shǒu qí èr
斜日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张耒 (zhāng lěi)

伏尽金才壮,天高火欲流。
病悰抛酷暑,诗兴得高秋。
昼静尘埃少,宵凉河汉浮。
青伤桐叶腻,爽夺蕙兰柔。
晚岁寒将届,羣芳叶不收。
幽人多感慨,啼鴂助骚愁。
病懒非高卧,疏迂却自由。
功名与世事,摆落醉乡游。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fú jìn jīn cái zhuàng , tiān gāo huǒ yù liú 。
bìng cóng pāo kù shǔ , shī xìng dé gāo qiū 。
zhòu jìng chén āi shǎo , xiāo liáng hé hàn fú 。
qīng shāng tóng yè nì , shuǎng duó huì lán róu 。
wǎn suì hán jiāng jiè , qún fāng yè bù shōu 。
yōu rén duō gǎn kǎi , tí jué zhù sāo chóu 。
bìng lǎn fēi gāo wò , shū yū què zì yóu 。
gōng míng yǔ shì shì , bǎi luò zuì xiāng yó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伏尽金才壮,天高火欲流。
病悰抛酷暑,诗兴得高秋。
昼静尘埃少,宵凉河汉浮。
青伤桐叶腻,爽夺蕙兰柔。
晚岁寒将届,羣芳叶不收。
幽人多感慨,啼鴂助骚愁。
病懒非高卧,疏迂却自由。
功名与世事,摆落醉乡游。
总结:这篇古文表达了作者在青年时充满才华和热情,但随着岁月的流逝,金色的壮年渐渐消逝。天空高远,火焰欲流,暑气让病悰抛去。然而,秋天的诗兴依然高远。白天静谧,尘埃少,夜晚凉爽,河汉银河浮现。桐叶凋零,蔓延的蕙兰却变得更加清爽柔美。晚年将至,芳草无情地凋谢。幽居的人多感慨,啼鹂声伴着骚动和忧愁。病懒不愿高卧,宁愿疏远尘世,却享受内心的自由。对功名和世俗之事不再关注,宁愿醉心游于故乡之中。

赏析:
这首诗《斜日二首 其二》是张耒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在斜阳下的境遇与情感。诗人在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首先,诗中提到的“伏尽金才壮,天高火欲流”描绘了炎热的夏日,火热的天气令人感到疲惫。而接着诗人谈及自己的病悰,可以看出他在身体上也受到了困扰。然而,正是这种身体的不适,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他在这样的情境下写出了高秋的诗篇,体现了诗人坚韧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诗中还描写了白天和夜晚的景象,白天的静谧和夜晚的凉爽形成鲜明的对比。桐叶和蕙兰的形容,使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细腻和清新。但诗人也意识到自己已经步入晚岁,美丽的花朵即将凋谢,这种时光流逝的感叹与不舍贯穿整首诗。
诗的最后部分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虽然身患病痛,但不愿意沉沦于床榻,宁可疏远世俗的功名和琐事,选择自由自在地游走在醉乡,这体现了他追求内心自由和清静的心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张耒写的《斜日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张耒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於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历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佑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复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复起,贬房州... 查看更多>>

张耒的诗:

张耒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