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áng shì dú wǎn cí èr shǒu qí èr
王侍读挽辞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韩维 (hán wéi)

去日还乡旆,今朝反葬车。
露门虚近位,东观束残书。
论议留台阁,哀荣动里闾。
始终稽古力,当代几人如。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qù rì huán xiāng pèi , jīn zhāo fǎn zàng chē 。
lù mén xū jìn wèi , dōng guān shù cán shū 。
lùn yì liú tái gé , āi róng dòng lǐ lǘ 。
shǐ zhōng jī gǔ lì , dāng dài jǐ rén r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去年还回了故乡,今天却又在丧车前送别亲人。
清晨露珠洒满门前,车马停在离家很近的地方,亲友们都整齐地站在一旁。
向东观望,只见束缚书籍的绳子还挂在书架上,心中不胜悲伤。
在官府里,议论纷纷,但对于逝去的人的才华和功绩,仍无法尽述。
他终生都在研究古代经典,对于如今的时代,能有几人能与他相比呢。

全文

总结:

全文描述了一位学者去世后的情景,他的亲友们送他最后一程,议论着他一生的贡献和才华,他对古代经典的钻研使得当代很少有人能与之相媲美。

赏析:这是韩维的《王侍读挽辞二首 其二》。诗人通过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已故的王侍读的深切哀悼之情以及对他在政治上的赞扬。诗中包含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首先,诗人提到了王侍读曾经的辉煌。他用“去日还乡旆,今朝反葬车”来描述王侍读曾经出使外地,旗帜飘扬,而今天却是归葬之时。这一对比强烈表现了兴衰之感。
其次,诗中出现了“露门虚近位,东观束残书”的描写,意味着王侍读的座位空置,他的书籍束之高阁。这暗示着王侍读的离去给政府带来了一种空缺,他的才华和知识无法替代。
接着,诗人谈到了王侍读在政治上的价值。他写道“论议留台阁,哀荣动里闾”,意思是即使在政府内部,王侍读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他的离世引发了人们的论议和哀悼。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王侍读的钦佩之情,称他“始终稽古力,当代几人如”。这句话中的“稽古力”表示王侍读一直以来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研究,而且诗人认为当代几乎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提并论。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韩维写的《王侍读挽辞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韩维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绦、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後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佑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 查看更多>>

韩维的诗:

韩维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