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ǎn dǒng rú zhòng èr shǒu qí yī
挽董儒仲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王珪 (wáng guī)

战艺升环水,论诗得异闻。
窥园仍旧隐,下马忽新坟。
白社真投分,青灯忆离羣。
有书无子读,此事最怜君。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zhàn yì shēng huán shuǐ , lùn shī dé yì wén 。
kuī yuán réng jiù yǐn , xià mǎ hū xīn fén 。
bái shè zhēn tóu fēn , qīng dēng yì lí qún 。
yǒu shū wú zǐ dú , cǐ shì zuì lián j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战艺升环水,论诗得异闻。
窥园仍旧隐,下马忽新坟。
白社真投分,青灯忆离羣。
有书无子读,此事最怜君。

【全诗总结:
这首古文诗讲述了一位古代学者的境遇和心境。他在战乱之中前往环水地区,以探索军事之道。经过辛勤的学习,他在诗词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广受异闻赞誉。然而,他仍保持着平凡的心态,不愿过多暴露,而是继续隐居在自己的园中,时常下马祭奠新坟,表现出对逝去的人生的感慨。他将自己所学的诗词投稿给白社,展示自己的才华,也回忆起曾经的同窗离散的情景。虽然他有许多书籍可供阅读,但却没有子嗣来继承他的学业,这是他最为遗憾的事情。整首诗表现出了诗人谦虚隐逸、感慨时光流逝的心境,对人生及时光的感慨与思考。

赏析:这首《挽董儒仲其一》是王珪所作,表达了对故友董儒仲的深切怀念之情。整首诗分为四句,每句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首句“战艺升环水,论诗得异闻。”以战功和文才的升华来描写董儒仲的杰出之处,展现了他的出色才华和卓越成就。
第二句“窥园仍旧隐,下马忽新坟。”通过“园”和“坟”的对比,表达了董儒仲从隐居的园林到新坟墓的转变,暗示了他的生死变迁。
第三句“白社真投分,青灯忆离羣。”用“白社”和“青灯”暗示了人生的不同阶段,而“离羣”则表达了离别之情,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
最后一句“有书无子读,此事最怜君。”强调了董儒仲没有后代继承他的学识和才华,表达了对他的遗憾和怜惜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王珪写的《挽董儒仲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王珪介绍:🔈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谥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查看更多>>

王珪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