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隅示法即事理”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方隅示法即事理”出自哪首诗?

答案:方隅示法即事理”出自: 宋代 释德洪 《枣柏大士画像赞》,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fāng yú shì fǎ jí shì lǐ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

问题2:“方隅示法即事理”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方隅示法即事理”的上一句是: 冠巾传心即俗真 , 诗句拼音为: guān jīn chuán xīn jí sú zhēn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

问题3:“方隅示法即事理”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方隅示法即事理”的下一句是: 只将枣柏荐斋鉢 , 诗句拼音为: zhī jiāng zǎo bǎi jiàn zhāi bō ,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方隅示法即事理”全诗

枣柏大士画像赞 (zǎo bǎi dà shì huà xiàng zàn)

朝代:宋    作者: 释德洪

须眉如画颀而美,风神如秋气奇伟。
平生归宿东北方,长劳动中寂而止。
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体。
帝王家生得自在,寿量不书绝终始。
虎受使令心境空,女为伴助憎爱弃。
冠巾传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
只将枣柏荐斋鉢,我来阎浮非着味。
自然光明生齿牙,我谈辞章皆实义。
佛子授汝以显诀,一言便足超十地。
随顺无明起诸有,若不随顺有离异。
圣贤酪生凡乳中,只由观照戒定慧。
是谓大士同体悲,令我顿入一切智。
作大佛事徧尘刹,华藏界中容顿辔。
以空为坐礼十身,以愿为舌说千偈。
如以花说无边春,如以滴说大海味。
稽首世间妙莲华,愿常清净出泥滓。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

xū méi rú huà qí ér měi , fēng shén rú qiū qì qí wěi 。
píng shēng guī sù dōng běi fāng , cháng láo dòng zhōng jì ér zhǐ 。
xiāo rán xiǎn zú sàn yī xíng , zhì zhì yòng zhōng bù guāi tǐ 。
dì wáng jiā shēng dé zì zài , shòu liáng bù shū jué zhōng shǐ 。
hǔ shòu shǐ lìng xīn jìng kōng , nǚ wèi bàn zhù zēng ài qì 。
guān jīn chuán xīn jí sú zhēn , fāng yú shì fǎ jí shì lǐ 。
zhī jiāng zǎo bǎi jiàn zhāi bō , wǒ lái yán fú fēi zhe wèi 。
zì rán guāng míng shēng chǐ yá , wǒ tán cí zhāng jiē shí yì 。
fó zǐ shòu rǔ yǐ xiǎn jué , yī yán biàn zú chāo shí dì 。
suí shùn wú míng qǐ zhū yǒu , ruò bù suí shùn yǒu lí yì 。
shèng xián lào shēng fán rǔ zhōng , zhī yóu guān zhào jiè dìng huì 。
shì wèi dà shì tóng tǐ bēi , lìng wǒ dùn rù yī qiè zhì 。
zuò dà fó shì biàn chén chà , huá cáng jiè zhōng róng dùn pèi 。
yǐ kōng wèi zuò lǐ shí shēn , yǐ yuàn wèi shé shuō qiān jì 。
rú yǐ huā shuō wú biān chūn , rú yǐ dī shuō dà hǎi wèi 。
qǐ shǒu shì jiān miào lián huá , yuàn cháng qīng jìng chū ní zǐ 。

“方隅示法即事理”繁体原文

棗柏大士畫像贊

鬚眉如畫頎而美,風神如秋氣奇偉。
平生歸宿東北方,長勞動中寂而止。
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體。
帝王家生得自在,壽量不書絕終始。
虎受使令心境空,女爲伴助憎愛棄。
冠巾傳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
只將棗柏薦齋鉢,我来閻浮非著味。
自然光明生齒牙,我談辭章皆實義。
佛子授汝以顯訣,一言便足超十地。
随順無明起諸有,若不随順有離異。
聖賢酪生凡乳中,只由觀照戒定慧。
是謂大士同體悲,令我頓入一切智。
作大佛事徧塵刹,華藏界中容頓轡。
以空爲坐禮十身,以願爲舌說千偈。
如以花說無邊春,如以滴說大海味。
稽首世間妙蓮華,願常清净出泥滓。

“方隅示法即事理”韵律对照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须眉如画颀而美,风神如秋气奇伟。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平生归宿东北方,长劳动中寂而止。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体。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帝王家生得自在,寿量不书绝终始。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虎受使令心境空,女为伴助憎爱弃。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
冠巾传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只将枣柏荐斋鉢,我来阎浮非着味。

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自然光明生齿牙,我谈辞章皆实义。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佛子授汝以显诀,一言便足超十地。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
随顺无明起诸有,若不随顺有离异。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圣贤酪生凡乳中,只由观照戒定慧。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是谓大士同体悲,令我顿入一切智。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
作大佛事徧尘刹,华藏界中容顿辔。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以空为坐礼十身,以愿为舌说千偈。

○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
如以花说无边春,如以滴说大海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
稽首世间妙莲华,愿常清净出泥滓。

“方隅示法即事理”全诗注音

xū méi rú huà qí ér měi , fēng shén rú qiū qì qí wěi 。

须眉如画颀而美,风神如秋气奇伟。

píng shēng guī sù dōng běi fāng , cháng láo dòng zhōng jì ér zhǐ 。

平生归宿东北方,长劳动中寂而止。

xiāo rán xiǎn zú sàn yī xíng , zhì zhì yòng zhōng bù guāi tǐ 。

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体。

dì wáng jiā shēng dé zì zài , shòu liáng bù shū jué zhōng shǐ 。

帝王家生得自在,寿量不书绝终始。

hǔ shòu shǐ lìng xīn jìng kōng , nǚ wèi bàn zhù zēng ài qì 。

虎受使令心境空,女为伴助憎爱弃。

guān jīn chuán xīn jí sú zhēn , fāng yú shì fǎ jí shì lǐ 。

冠巾传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

zhī jiāng zǎo bǎi jiàn zhāi bō , wǒ lái yán fú fēi zhe wèi 。

只将枣柏荐斋鉢,我来阎浮非着味。

zì rán guāng míng shēng chǐ yá , wǒ tán cí zhāng jiē shí yì 。

自然光明生齿牙,我谈辞章皆实义。

fó zǐ shòu rǔ yǐ xiǎn jué , yī yán biàn zú chāo shí dì 。

佛子授汝以显诀,一言便足超十地。

suí shùn wú míng qǐ zhū yǒu , ruò bù suí shùn yǒu lí yì 。

随顺无明起诸有,若不随顺有离异。

shèng xián lào shēng fán rǔ zhōng , zhī yóu guān zhào jiè dìng huì 。

圣贤酪生凡乳中,只由观照戒定慧。

shì wèi dà shì tóng tǐ bēi , lìng wǒ dùn rù yī qiè zhì 。

是谓大士同体悲,令我顿入一切智。

zuò dà fó shì biàn chén chà , huá cáng jiè zhōng róng dùn pèi 。

作大佛事徧尘刹,华藏界中容顿辔。

yǐ kōng wèi zuò lǐ shí shēn , yǐ yuàn wèi shé shuō qiān jì 。

以空为坐礼十身,以愿为舌说千偈。

rú yǐ huā shuō wú biān chūn , rú yǐ dī shuō dà hǎi wèi 。

如以花说无边春,如以滴说大海味。

qǐ shǒu shì jiān miào lián huá , yuàn cháng qīng jìng chū ní zǐ 。

稽首世间妙莲华,愿常清净出泥滓。

“方隅示法即事理”全诗翻译

译文:
须眉美丽如画,身姿高雅风采犹如秋天的清爽气息,威仪非凡。他一生的归宿在东北方,长时间的辛勤劳作终于静谧而止。他随意地光着脚丫子,穿着散乱的衣裳行走,智慧超凡,没有一丝违背体内的本性。
他生来就像帝王家的后代,拥有自在的气质,寿命的长短无需记录,可以延续永恒。虎也受命于他,但他的内心境界空灵高远,对女性的陪伴和助力不存偏爱或放弃。
他的冠巾传达着内心的真实,他的方隅示现着崇高的法则。他只将简朴的枣和柏叶供奉于斋鉢,而不被阎浮世俗所迷恋。
他的身体自然而生明亮的牙齿,他的辞章言语都充满实义。佛子传授给他显诀,只需一句话就能让他达到超越十个菩萨境界的境地。
顺从无明,万物生灭都随之而来;若不随顺,就会迷失离经叛道。圣贤将生活的琐碎融入高尚的修行,只因观照戒律、定力和智慧。
这被称为大士同体悲悯,使我立刻进入一切智慧的领域。他在世间做大佛事,遍布尘世的寺庙,华丽的宇宙中都容得下他的鞍马。
他用空性作为坐垫,虔诚地向十方佛敬礼,以自己的愿望之舌颂诵千遍偈语,如同花朵述说着无尽的春天,如同一滴水描绘着大海的广阔。
他谦卑地向世间的妙莲花顶礼,希望自己能常常清净脱离尘垢。
总结:这段古文描述了一位容貌秀美,气质高雅的大士,他超越尘世,凭借智慧和觉悟,达到无尽的境地。他以谦虚的心态,展现着超然的境界,修行着博大精深的佛法,宛如一朵妙莲在纷扰尘世中绽放。

“方隅示法即事理”总结赏析

赏析:《枣柏大士画像赞》是释德洪创作的一首佛教赞美诗,以崇高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对大士智慧和慈悲的钦佩和赞美。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大士的形象,强调了大士的智慧、慈悲和同体悲的精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只将枣柏荐斋鉢”、“圣贤酪生凡乳中”,展现了大士的卓越品德和智慧。诗人以清新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对大士的崇敬和信仰,同时也传达了对修行道路的启示,鼓舞人心,引领众生超越尘世。

“方隅示法即事理”诗句作者释德洪介绍: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爲童子。哲宗元佑四年(一○八九),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爲僧。四年後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後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後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监》),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於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方隅示法即事理”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