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博山生翠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霭霭博山生翠云”出自哪首诗?

答案:霭霭博山生翠云”出自: 宋代 张纲 《烧香三绝句 其二》,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ǎi ǎi bó shān shēng cuì yún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

问题2:“霭霭博山生翠云”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霭霭博山生翠云”的上一句是: 霏霏沉水屑玄玉 , 诗句拼音为:fēi fēi chén shuǐ xiè xuán yù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

问题3:“霭霭博山生翠云”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霭霭博山生翠云”的下一句是: 罗筏城旁知几里 , 诗句拼音为: luó fá chéng páng zhī jǐ lǐ ,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

“霭霭博山生翠云”全诗

烧香三绝句 其二 (shāo xiāng sān jué jù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张纲

霏霏沉水屑玄玉,霭霭博山生翠云
罗筏城旁知几里,坐令香界彻微熏。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fēi fēi chén shuǐ xiè xuán yù , ǎi ǎi bó shān shēng cuì yún 。
luó fá chéng páng zhī jǐ lǐ , zuò lìng xiāng jiè chè wēi xūn 。

“霭霭博山生翠云”繁体原文

燒香三絕句 其二

霏霏沉水屑玄玉,靄靄博山生翠雲。
羅筏城旁知幾里,坐令香界徹微熏。

“霭霭博山生翠云”韵律对照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霏霏沉水屑玄玉,霭霭博山生翠云。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罗筏城旁知几里,坐令香界彻微熏。

“霭霭博山生翠云”全诗注音

fēi fēi chén shuǐ xiè xuán yù , ǎi ǎi bó shān shēng cuì yún 。

霏霏沉水屑玄玉,霭霭博山生翠云。

luó fá chéng páng zhī jǐ lǐ , zuò lìng xiāng jiè chè wēi xūn 。

罗筏城旁知几里,坐令香界彻微熏。

“霭霭博山生翠云”全诗翻译

译文:
薄雾缭绕,沉浸在深邃的水底,像玄色的玉石一般;山峦间升起细腻的云雾,宛如蓝色的翠绿云彩。
在罗筏城旁边,难以知晓有多远的距离,坐着让芳香的境界扩散微细的馨香。
全文总结:
全文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清幽深邃的山水之美。首句以“霏霏”、“沉水屑玄玉”表现薄雾弥漫水面的景象,接着“霭霭”、“博山生翠云”形容山间细腻的云雾。最后一句“罗筏城旁知几里,坐令香界彻微熏”则将读者引入一种恍若隔世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芳香的氛围渗透到微细的空间。整篇古文将读者带入了清幽宁静的自然美景中。

“霭霭博山生翠云”总结赏析

赏析:这是张纲的《烧香三绝句 其二》,描写了烧香时的美景。诗人通过烧香的场景,将自然景色与香气相融合,展现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首句"霏霏沉水屑玄玉"用"霏霏"形容轻盈的烟雾,"沉水屑玄玉"则生动地描绘了烟雾的质地,宛如玄玉碎片一般。第二句"霭霭博山生翠云"则表现了山脉上翠绿的云雾,形成了山水交融的美景。第三句"罗筏城旁知几里"暗示了城市和自然景色的交汇点,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一句"坐令香界彻微熏"则强调了烧香的过程,微熏的香气弥漫开来,使整个场景更加宁静和祥和。

“霭霭博山生翠云”诗句作者张纲介绍:

张纲(一○八三~一一六六),字彦正,晚号华阳老人,金坛(今属江苏)人(元《至顺镇江志》卷一八)。徽宗政和四年(一一一四),试上舍及第,释褐授承事郎。五年,爲国子正。六年,除太学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八年因忤蔡京出主管成都玉局观。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再除秘书省校书郎,兼修国朝会要。四年,除着作佐郎。五年,爲屯田员外郎。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两浙提点刑狱。绍兴二年(一一三二),改江东提点刑狱。三年,召爲中书舍人。四年,迁给事中,以言事罢,提举江州太平观。二十三年,以左中奉大夫致仕。二十五年,秦桧死,起爲给事中。二十六年,除吏部侍郎,兼侍讲。二十七年五月爲参知政事,九月,以年老辞机务,除资政殿学士,出知婺州。二十八年,转左大中大夫,依前充资政殿学士致仕。孝宗乾道二年卒,年八十四,谥章简。有《华阳集》四十卷,其中诗五卷。又有《瀛洲唱和集》八卷等,已佚。事见本集卷四○附洪箴《张公行状》,《宋史》卷三九○有传。 张纲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金坛于文熙刻《华阳集》(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三编亦据此本影印)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小集)、《曲阿诗综》。新辑集外诗一首,附於卷末。更多...

“霭霭博山生翠云”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