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yún mén miào xǐ yóu xuě fēng qí èr
送云门妙喜游雪峰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韩驹 (hán jū)

不谓英灵汉,犹怜老病翁。
回舟残破岸,驻锡涅盘宫。
复作千山去,真成一段空。
直愁林下乐,从此更谁同。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bù wèi yīng líng hàn , yóu lián lǎo bìng wēng 。
huí zhōu cán pò àn , zhù xī niè pán gōng 。
fù zuò qiān shān qù , zhēn chéng yī duàn kōng 。
zhí chóu lín xià lè , cóng cǐ gèng shuí tó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不说是英勇的汉族人,还是怜悯老病的老人。
返回船只已残破的岸边,停留在修行涅槃宫。
再次踏上千山之旅,真正达到了一片空灵的境界。
只剩下忧愁在林间欢乐,从此以后还能与谁共同享受。
全文总结:诗人描述了一个英勇的汉族人或英灵,可能是指英雄或伟人,却对老病的人表示同情。他回到家乡,发现家园已经破败不堪。于是他选择修行,寻求心灵的涅槃。再次踏上千山之旅,最终达到一片空灵的境界。但他内心依然感到忧愁,无法再与以前的快乐共存。整个诗篇抒发了对英勇与衰老命运的思考和对修行境界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送云门妙喜游雪峰 其二》是韩驹创作的。诗人以游山玩水之事,抒发自己对生命的领悟和对世事的感慨。首句"不谓英灵汉,犹怜老病翁"表达了诗人对老年时光的珍视和对智慧的敬仰。他将老年比喻为"英灵汉",显示出对智者智慧的尊崇。
第二句"回舟残破岸,驻锡涅盘宫"则表现了诗人游山的场景。"回舟残破岸"意味着诗人回航时岸边的景色已经残破,暗示了岁月流逝的无情。"驻锡涅盘宫"则是在寺庙涅盘宫中静坐修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内心的追求。
第三句"复作千山去,真成一段空"中,诗人表达了对于旅途的继续,对精神境界的深化,以及对于凡尘世界虚幻性质的认知。"千山"象征着无尽的旅程,"一段空"则反映了修行者的心境,将尘世纷扰视为虚无。
最后一句"直愁林下乐,从此更谁同"则表现了诗人对于修行者生活的感受。他直言自己虽然在山林中寻求宁静,但对于寻常人乐趣的理解已经不同,意味着他已然超越了世俗的欢乐。
标签: 修行、人生感慨、山水情怀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韩驹写的《送云门妙喜游雪峰》系列:

本文作者韩驹介绍:🔈

韩驹(一○八○~一一三五),字子苍,蜀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早年从苏辙学。徽宗政和初以献赋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旋因曾爲苏氏学,谪监蒲城市易务,迁知分宁县。召爲着作郎。宣和五年(一一二三),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擢权直学士院。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由知应天府移知黄州,寻又因苏氏学提举江州太平观。高宗即位,知江州。绍兴五年卒於抚州,年五十六(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四)。苏辙称其诗如储光羲,吕本中亦引之入江西诗派。有《陵阳集》四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韩驹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萧山王氏十万卷楼旧藏抄本(简称王本,今藏南京图书馆),清... 查看更多>>

韩驹的诗:

韩驹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