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yáo fū èr zhāng qí èr
送尧夫二章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文同 (wén tóng)

欲与民为利,先求正所妨。
纷更初下议,旁午遂交章。
不尔毛安傅,其如体自伤。
西南余弊在,归为对明光。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yù yǔ mín wèi lì , xiān qiú zhèng suǒ fáng 。
fēn gèng chū xià yì , páng wǔ suì jiāo zhāng 。
bù ěr máo ān fù , qí rú tǐ zì shāng 。
xī nán yú bì zài , guī wèi duì míng guā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欲与民谋福利,首先要寻求阻碍发展的问题所在。
政务纷繁,初时进行了讨论,次午后则递交了奏章。
如果不能改变毫无根据的政令,那么自身就会受到伤害。
西南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回归明晰光明的原则。

全文

总结:

文章表达了一个人想要为民众谋求利益的愿望,但首先需要正视问题所在,进行改革和整改。文中提到了政务纷繁,进行议论,最终递交奏章,说明了在改革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讨论和决策。同时,也指出了不合理的政令会对人民自身造成伤害。最后,作者提到西南地区仍有弊端,需要回归明晰光明的原则来解决问题。整体来看,这篇文章强调了问题导向和改革的重要性。

这首诗《送尧夫二章 其二》由文同创作,表达了一位志在为民谋利的官员的心境和奋斗之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四个小节描写了官员的坚持和决心。第一句"欲与民为利,先求正所妨"表明了主人公的愿望,他想要为百姓谋福利,但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他要先解决当前的困扰和妨碍。
第二句"纷更初下议,旁午遂交章"描述了他参与政治的过程,不断地参加会议,提交提案,希望能够改变现状。
第三句"不尔毛安傅,其如体自伤"表现了他对官场的不满和自身的无奈,官场的权谋和阻碍让他感到痛苦和困扰。
最后一句"西南余弊在,归为对明光"暗示着他仍然坚守初心,要为解决西南问题而努力,追求明光,即使困难重重,也不会放弃。
标签:
抒情、政治、奋斗、坚持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文同写的《送尧夫二章》系列:

本文作者文同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佑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佑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历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後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 查看更多>>

文同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