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táng jiè nán qiān qí wǔ
送唐介南迁 其五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谢景初 (xiè jǐng chū)

谏逐古今有,例为朝政疵。
况与廊庙臣,世复恶其私。
安危治乱迹,此事姑置之。
傥未监谤者,失得何须悲。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jiàn zhú gǔ jīn yǒu , lì wèi cháo zhèng cī 。
kuàng yǔ láng miào chén , shì fù è qí sī 。
ān wēi zhì luàn jì , cǐ shì gū zhì zhī 。
tǎng wèi jiān bàng zhě , shī dé hé xū bē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谏言逐来古今都有,这是对朝政中的缺失进行规劝的典例。何况与朝廷官员相比,世人常常讨厌他们的私心私欲。国家的安危治乱状况,暂且将此事搁置一边不加考虑。如果没有被监察指责的人,失去了什么又有何必悲伤呢。



总结:

文中谈及谏言在古今历史中一直存在,用以指出朝政中的不足。与此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官员的私心与民众的疏远。对于国家的安危治乱,并不急于讨论。而若没有受到谴责的人,也无需过度悲伤。

赏析:这首《送唐介南迁 其五》是谢景初的诗作,表达了对唐介的送别之情以及对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忧虑。
首先,诗人提到了唐介被谏逐的情况,谏逐意味着他因直言不讳而被罢官,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常见的遭遇。诗中表示这并非唐介个人的问题,而是古今谏逐官员的通例,暗示了当时政府对于忠言逆耳的态度。
接着,诗人提到唐介与廊庙臣的关系,廊庙是古代帝王的祭祀殿堂,廊庙臣指的是朝廷的高官。诗人以“况与廊庙臣,世复恶其私”表现了对于高官私心杂念的不满,似乎在暗示这些高官的私利之心有损国家的治理。
然后,诗人提到了政局的动荡,但他表示暂时不愿深入谈论,用“安危治乱迹,此事姑置之”表明了对政局的忧虑,但又不敢直接表露。
最后,诗人提到如果没有人监谤唐介,那就没有必要悲伤,这似乎是在表达对唐介的安慰和鼓励,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忠直之士的尊敬和支持。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谢景初写的《送唐介南迁》系列:

本文作者谢景初介绍:🔈

谢景初(一○二○~一○八四),字师厚,富阳(今属浙江)人,绦子。以荫补太庙斋郎,试将作监主簿。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知越州余姚县。九迁至司封郎中,历通判秀州、汾州、唐州、海州,湖北转运判官,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坐事降通判襄州。以屯田郎中致仕。神宗元丰七年卒,年六十五。有《宛陵集》,已佚。事见《范忠完集》卷一三《谢公墓志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有传。今录诗十四首。 查看更多>>

谢景初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