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ī tú dù zhèng xiàn gōng wǎn cí èr shǒu qí yī
司徒杜正献公挽辞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韩维 (hán wéi)

旧相论全德,当朝独盛明。
一身清比玉,万务倚如衡。
正色排群枉,温辞接後生。
暂持礼官笔,无以大休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jiù xiāng lùn quán dé , dāng cháo dú shèng míng 。
yī shēn qīng bǐ yù , wàn wù yǐ rú héng 。
zhèng sè pái qún wǎng , wēn cí jiē hòu shēng 。
zàn chí lǐ guān bǐ , wú yǐ dà xiū shēng 。

司徒杜正獻公挽辭二首 其一

—— 韓維

舊相論全德,當朝獨盛明。
一身清比玉,萬務倚如衡。
正色排群枉,溫辭接後生。
暫持禮官筆,無以大休聲。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jiù xiāng lùn quán dé , dāng cháo dú shèng míng 。
yī shēn qīng bǐ yù , wàn wù yǐ rú héng 。
zhèng sè pái qún wǎng , wēn cí jiē hòu shēng 。
zàn chí lǐ guān bǐ , wú yǐ dà xiū sh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古文原文:旧相论全德,当朝独盛明。
一身清比玉,万务倚如衡。
正色排群枉,温辞接后生。
暂持礼官笔,无以大休声。

翻译成白话文并保留“
”符号:

旧时的相臣们议论着他的德行,认为在当朝是独一无二的明君。
他的品德清白无瑕,如同美玉般珍贵,国家万务都依赖着他像天平一样稳重。
他正襟危坐,不偏不倚地排除群臣的私心杂念,温和地谆谆教诲年轻的官员们。
他暂时持有着礼官的笔,但是他并不以此来炫耀自己的才华,而是用它来表达休息之间的声音。

全文

总结:

文章描述了一位在当朝地位显赫的君主,他的品德高尚清白,是众人公认的明君。他治理国家如同天平一样稳重,威严正大,排除了群臣的私心杂念,谆谆教诲后生官员。尽管他拥有高才华,但他并不以此自夸,而是用笔表达休息时的心声。

赏析:: 这首诗《司徒杜正献公挽辞二首 其一》是由韩维创作的,表达了对杜正献公的赞美和仰慕之情。诗中使用了清新的语言和优美的修辞,强调了杜正献公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
在第一句中,诗人提到了杜正献公的全德和独特的明朗光辉,将他与旧时的相对比,突显出他的卓越之处。
第二句中,诗人以"一身清比玉"来形容杜正献公的清廉和高洁,以"万务倚如衡"来强调他在政务上的可信赖性,这些都是对他的高度赞美。
第三句中,诗人指出杜正献公在处理事务时坚守正义,排除了群枉,以"正色排群枉"来形容他的公正。而"温辞接後生"则表明他在与后辈交往时温和友善。
最后一句"暂持礼官笔,无以大休声"表达了杜正献公对礼官工作的坚守,虽然言辞不多,但他的声音和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标签: 赞美、清廉、公正、高洁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韩维写的《司徒杜正献公挽辞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韩维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绦、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後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佑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 查看更多>>

韩维的诗:

韩维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