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o lóng yuàn chí shàng wǔ shǒu qí wǔ
绍隆院池上五首 其五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韩维 (hán wéi)

日日池头望绿波,秋声萧瑟欲翻荷。
已惊寒露朝来重,零落红蕖水面多。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rì rì chí tóu wàng lǜ bō , qiū shēng xiāo sè yù fān hé 。
yǐ jīng hán lù cháo lái chóng , líng luò hóng qú shuǐ miàn duō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日复一日,我站在池塘边,凝视着绿波荡漾。秋天的声音阵阵萧瑟,仿佛要掀翻莲叶。
露水的寒意已经惊动了晨曦,朝阳再度升起。红莲花瓣零落在水面上,点点红色在水中扩散。

赏析:这首诗《绍隆院池上五首 其五》是唐代诗人韩维的作品,描写了池塘景色和秋天的变化。诗中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慨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的“日日池头望绿波”描绘了诗人每天都在池塘边欣赏碧绿的水波,这反映出诗人对池塘美景的热爱和执着。
其次,诗中的“秋声萧瑟欲翻荷”表现出秋天的气息逐渐增强,荷叶逐渐凋零的情景。这里的“秋声”不仅指代秋天的声音,还隐含了秋天的凉爽和幽静,与“翻荷”相互呼应,增强了秋天的感觉。
接着,诗句“已惊寒露朝来重”表现出秋晨的寒意,寒露已至,早晨的露水重重。这一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氛围。
最后,诗中提到“零落红蕖水面多”,这句话通过“零落”的描写,展现出了池塘中残留的红蕖花瓣,这些花瓣点缀在水面上,增加了诗景的美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韩维写的《绍隆院池上五首》系列:

本文作者韩维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绦、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後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佑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 查看更多>>

韩维的诗:

韩维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