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jiān sān shǒu qí èr
山间三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孔武仲 (kǒng wǔ zhòng)

绝壁藤萝喜可攀,更无平地只青山。
路回亦有虚明处,江北江南指掌间。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jué bì téng luó xǐ kě pān , gèng wú píng dì zhī qīng shān 。
lù huí yì yǒu xū míng chù , jiāng běi jiāng nán zhǐ zhǎng ji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绝壁上的藤萝喜欢攀爬,而且只有青山,没有平地。路再怎么弯曲,也有空灵明亮的地方,不管是江北还是江南,都能轻而易举地指引方向。

全诗概括:诗人描绘了藤萝喜欢攀爬在绝壁上的景象,并强调了自然界中山势的高耸和平地的稀少。即使路途曲折,也总能找到空灵明亮之处,而江北江南都能轻松地用手指掌指引方向。诗意在于表达自然山水的壮美和生命的顽强向上。

赏析:这首诗《山间三首 其二》由孔武仲创作,描绘了山间景致的壮丽和自然之美。诗中通过藤萝攀援绝壁、青山远近、虚明处、江北江南等元素,传达了诗人对山水之间的赞美和感慨。
首先,诗人以"绝壁藤萝喜可攀"开篇,表现了藤萝在险峻的绝壁上茂盛生长,象征着顽强生命的力量。这也暗示了诗人的意志坚定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接着,诗人写道"更无平地只青山",强调了周围都是青山环绕,形势险峻,没有平坦之地。这种山势的壮丽和峻峭为诗中景象增添了神秘感和雄伟感。
然后,诗中提到"路回亦有虚明处",暗示山间曲折蜿蜒的小路也有通透的空地,似乎是对人生困境中找到希望和出路的寓意。
最后,诗人以"江北江南指掌间"作结,突显了自然景色的壮美,江水的流转与山峦的起伏在指尖间似乎触手可及,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亲近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孔武仲写的《山间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孔武仲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佑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佑初,历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佑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 查看更多>>

孔武仲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