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ǎn láng guī · chéng zhèng wáng shí èr dì
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

朝代:五代十国 (wǔ dài shí guó)    作者: 李煜 (lǐ yù)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dōng fēng chuī shuǐ rì xián shān , chūn lái cháng shì xián 。 luò huā láng jí jiǔ lán shān , shēng gē zuì mèng jiān 。
pèi shēng qiāo , wǎn zhuāng cán , píng shuí zhěng cuì huán ? liú lián guāng jǐng xī zhū yán , huáng hūn dú yǐ lán 。

春天 女子 闺怨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东风吹动春水,远山连接着落日,春天来了长期都很无聊。落花一片狼藉,酒兴也逐渐衰减,吹笙唱歌整日就像醉中梦里一般。
春睡醒来,明明知道晚妆已零乱不整,但谁还会去整理梳妆?时光易逝,朱颜易老而无人欣赏,黄昏时候只能独自倚靠着栏杆。

注释:
阮郎归:此词调名于《花草粹编》中注曰:“一名‘醉桃源’‘碧桃春’。”《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中有题作“春景”。据明吴讷《百家词》之各种抄本《南唐二主词》,此词调名下有注:“呈郑王十二弟”,篇末有注:“后有隶书东宫书府印。”郑王:李煜弟李从善。
吹水:《乐府雅词》《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中均作“临水”。《阳春集》中“吹”下注云“别作‘临’。”日衔山:日落到了山后。衔,《花间集补》中误作“御”,包藏的意思。
是:《词谱》中作“自”。长是闲:总是闲。闲,无事,无聊。
落花:《阳春集》中作“林花”,注中云:“(林)别作‘落’。”狼藉(jí):形容纵横散乱、乱七八糟的样子。阑珊:衰落,将尽,残。
笙歌:合笙之歌。笙,管乐器名,用若干根长短不同的簧管制成,用口吹奏。
春睡觉:一作“佩声悄”。佩,即环佩,古人衣带上佩带的饰物。《墨子·辞过》中有句:“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悄:声音低微。
晚妆残:天色已晚,晚妆因醉酒而不整。残,零乱不整。
凭谁:《古今词统》《词谱》《花间集补》《全唐诗》等本中均作“无人”。《阳春集》注中所云:“别作‘凭谁’。”整翠鬟:整理头发。翠鬟,女子环形的发式,绿色的发髻。翠,翡翠鸟,羽毛青绿色,尾短,捕食小鱼。鬟,古代妇女的一种环形发髻。《古今诗余醉》《醉翁琴趣外篇》中误作“环”。
留连光景:指珍惜时间。留连,留恋而舍不得离开。光景,时光。惜:四印斋所刻词本《阳春集》中作“喜”。其他本《阳春集》中均作“惜”。朱颜:美好红润的容颜,这里指青春。
独倚阑:独自倚靠栏杆。独,《古今词统》《花间集补》《草堂诗余》中均作“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伤春闺怨的词作。首句“东风吹水”形象生动,但新意不强,与李煜同时代稍早些的冯延巳就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名句;而“日衔山”则要好得多。虽然“日衔山”与“青山欲衔半边日”意思相同,同样都是拟人化的手法,但“山衔日”有日升之意,多用于形容山极高之势;而“日衔山”则寓日落之意,有夕阳斜照,余晖映山之感。这里不仅点明了傍晚这一时间的概念,而且还暗从主人公细致的观察和感受中渗透出“闲”的味道。风吹水,日衔山,两个动词很精妙。将风过水皱,日坠山巅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细腻,形象。这本是每日都在发生的景象, 没有什么特别,女子却观察入微,并如此精准地表达出来,可见其“闲”。因为闲,所以连这每日可见的景色也会细腻入微地观察,借此打发时间。或许,她已经这样观察了一整个春天。落花满地,酒意阑珊,这就是她每日生活的写照。除了观景,醉酒,她没有别的事可做。因此这闲不是悠闲,而是空虚寂寞的“闲”。于是二句“春来常是闲”就有了更深的寓意。女主人公不仅“闲”,而且“常是闲”自然就是一个寄生的形象了。三、四两句是女主人公无聊生活的具体化、形象化,“落花狼藉”不仅是春景,而且是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现实的写照,所以说她醉生梦死其实是不过分的。

  下片写伤春:女子春睡醒来,明知晚妆已残,却懒得装扮,是因为爱人不在身边,青春无人欣赏。开头三字另一版本为“佩声悄”,这是借物写人,说明女子醉意未消、懒动腰肢,自然有慵倦之意。“晚妆残,凭谁整翠鬟”更说明女子无意梳妆、不饰仪容,只因春心无人解,自伤无人知,写出女子的伤春并非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结末两句点明主旨,进一步渲染出女主人公感慨年华逝去,无奈空唤青春的情绪。春光是美好的,朱颜也是,但若无人欣赏,再美也是枉然,其美也就失去了意义。或者说,越是美好,就越是遗憾。春光与朱颜,是美丽的,也是易逝的。等到“一朝春尽红颜老”之时,再来欣赏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她在独自倚阑远眺,等待着爱人归来。

  全词由大处着眼,至小处落笔,喻象生动、自然,描写细腻、真实,艺术技巧纯熟。但是全词哀愁太盛,有流于颓废之嫌,格调是不高的。有人分析这首词是李煜的中期作品,表现了作者面对强敌、前途未卜时的抑郁颓丧心情,有一定道理。但是就此说这首词中有对其弟李从善的不满及责备,恐怕有些言过其旨。最好还是将其视为一首虚指较强的闺怨词。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创作时间,有人认为是李煜入宋后所作,如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一云:“意绪亦似归宋后作。”但并无确证。根据《南唐二主词》题注“呈郑王十二弟”,这首词是李煜写成后赠其弟李从善之作,当是李煜前、中期的作品,其创作时间应与《却登高文》相同,即作于开宝四年(971年)。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李煜介绍:🔈

煜,字重光,南唐元宗子。仁孝,善属文,工书画,妙於音律。置澄心堂於内苑,引文士居其间,尝着《杂说》百篇,时人以爲可继《典论》。开宝中,封陇西公,赠吴王。集十卷,诗一卷,失传,今存诗十八首。 查看更多>>

李煜的诗:

相关诗词:

七夕卧病 (qī xī wò bìng)

朝代:唐    作者: 郑愿

玉露三秋早,反河七夕初。
不应须卧疾,为曝腹中书。
(〖1〗郑愿,《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为郑氏南祖房清河令文睿子,无仕历。
《郎官石柱题名》其名两见,司勳员外郎在卢象後,李嘉佑前,金部郎中在裴眺、郑楚客间,以诸人时代推,应为天宝、大历间人。
)。

和徐侍郎兼呈郑渔仲 其二 (hé xú shì láng jiān chéng zhèng yú zhòng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释慧空

梦里分携二十年,君忘名字我忘缘。
蹇驴风帽溪头见,疑是襄阳孟浩然。

寄郑器先一首 (jì zhèng qì xiān yī shǒu)

朝代:宋    作者: 王阮

与子如兄弟,为人痛疾雠。
暂时离别去,且欲谤谗休。
敢忘秦方瘠,深知越共舟。
少须三迳就,他日再追游。

呈潘文叔二首 其二 (chéng pān wén shū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赵蕃

寓舍莓苔合,春郊花草香。
忽逢宁比料,欲语未能长。
大阮为勿药,阿连欣对牀。
嗟予重多感,有弟各殊方。

戏呈外弟赵才仲 (xì chéng wài dì zhào cái zhòng)

朝代:宋    作者: 吕本中

赵郎风味春月柳,可到阮公青眼边。
秋水黏天剧空阔,晓霜扶月作婵娟。
北来好句传新雁,一夜客愁如少年。
安得琼枝更当眼,沙头同理钓鱼船。

寄酒与阳翟诸弟 (jì jiǔ yǔ yáng zhái zhū dì)

朝代:宋    作者: 吕本中

奔走黄尘小说归,诸郎坚坐各能诗。
略无梦去寻消息,谩有书来道别离。
但得阮公连月醉,不嫌王湛半生痴。
遥知共饮北窗下,自胜乌衣全盛时。

和徐侍郎兼呈郑渔仲 其六 (hé xú shì láng jiān chéng zhèng yú zhòng qí liù)

朝代:宋    作者: 释慧空

眼看鸿雁入冥冥,忽起寻山杖屦轻。
不谓莆阳郑夫子,一书犹解问空生。

写景 抒情

晓过郁林寺戏呈李明府 (xiǎo guò yù lín sì xì chéng lǐ míng fǔ)

朝代:唐    作者: 许浑

身闲白日长,何处不寻芳?山崦登楼寺,谿湾泊晚樯。
洞花蜂聚蜜,岩栢麝留香。
若指求仙路,刘郎学阮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