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èn chūn xì chéng féng shǎo yǐn lǐ láng zhōng chén zhǔ bó
认春戏呈冯少尹李郎中陈主簿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白居易 (bái jū yì)

认得春风先到处,西园南面水东头。
柳初变後条犹重,花未开时枝已稠。
闇助醉欢寻绿酒,潜添睡兴着红楼。
知君未别阳和意,直待春深始拟游。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rèn de chūn fēng xiān dào chù , xī yuán nán miàn shuǐ dōng tóu 。
liǔ chū biàn hòu tiáo yóu chóng , huā wèi kāi shí zhī yǐ chóu 。
àn zhù zuì huān xún lǜ jiǔ , qián tiān shuì xīng zhe hóng lóu 。
zhī jūn wèi bié yáng hé yì , zhí dài chūn shēn shǐ nǐ yóu 。

認春戲呈馮少尹李郎中陳主簿

—— 白居易

認得春風先到處,西園南面水東頭。
柳初變後條猶重,花未開時枝已稠。
闇助醉歡尋綠酒,潛添睡興著紅樓。
知君未別陽和意,直待春深始擬遊。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rèn de chūn fēng xiān dào chù , xī yuán nán miàn shuǐ dōng tóu 。
liǔ chū biàn hòu tiáo yóu chóng , huā wèi kāi shí zhī yǐ chóu 。
àn zhù zuì huān xún lǜ jiǔ , qián tiān shuì xīng zhe hóng lóu 。
zhī jūn wèi bié yáng hé yì , zhí dài chūn shēn shǐ nǐ yó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认得春风先到各个地方,西园的南面有水东头。
柳树初开始变,而树条依然沉重,花还未开时,枝条已经很密集。
幽暗的地方增添了醉意,寻找着绿色的酒,悄悄增加了入睡的兴致,进入了红楼。
知道你暂时不想离开温暖的阳和之意,直到春天深了才打算游玩。

全诗讲述了春风带来温暖的季节,描绘了西园的景色和花木的状态。在幽暗处,有人追求酒的绿意,又有人在红楼中入睡。诗人明了友人不愿别离春光,打算等到春深时再一同游玩。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季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理解与期待。

赏析::
白居易的《认春戏呈冯少尹李郎中陈主簿》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诗中以认识春天的方式作为引子,将春天的景象一一描绘出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
首节描述了春风的到来,以及它如何在园中的各个角落展开,从西园到南水再到东头,无不感受到春风的存在。这里的春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给人一种清新和活力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述了柳树初变的情景,柳条虽然已经开始变绿,但仍然沉甸甸地垂下,预示着柳树即将迎来一片翠绿的春色。与此同时,花朵虽然还没有完全开放,但树枝已经变得浓密,这种对比描写了春天的渐近,充满了期待。
第三节提到了酒宴和红楼,暗示了诗人的愉悦和欢聚的氛围。他说酒助欢,潜添睡兴,这里的酒与红楼的存在使得诗人更加期待春天的深入,以便更多地享受这种欢乐的时刻。
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的期望,他希望能一直等到春天深入,然后再去游玩。这种期待充满了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对欢乐时光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春天带来的生机和欢乐的向往。
标签: 咏物、写景、抒情、春天、期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爲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爲主客郎中、知制诰,复乞外,历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爲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仆射,諡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後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白居易字乐... 查看更多>>

白居易的诗:

相关诗词:

钱道人有诗云直须认取主人翁作两绝戏之 其一 (qián dào rén yǒu shī yún zhí xū rèn qǔ zhǔ rén wēng zuò liǎng jué xì zhī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首断故应无断者,冰销那复有冰知。
主人若苦令侬认,认主人人竟是谁。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再次韵呈林子长郎中龚养正寺簿 (zài cì yùn chéng lín zǐ cháng láng zhōng gōng yǎng zhèng sì bó)

朝代:宋    作者: 陈造

荒学蹄涔易窥底,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兼戏呈冯尹 (fēn sī chū dào luò zhōng ǒu tí liù yùn jiān xì chéng féng yǐn)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相府念多病,春宫容不才。
官衔依口得,俸料逐身来。
白首林园在,红尘车马回。
招呼新客侣,扫掠旧池台。
小舫宜携乐,新荷好盖桮。
不知金谷主,早晚贺筵开。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送高邮周主簿兼呈陈君端 (sòng gāo yóu zhōu zhǔ bó jiān chéng chén jūn duān)

朝代:宋    作者: 薛师石

遶县重湖色,难同主簿清。
虽云古邮置,不似近边城。
月落淮田阔,风晴隋柳轻。
乡人在曹职,相得为诗情。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何主簿萧斋郎赠诗思家戏和答之 (hé zhǔ bó xiāo zhāi láng zèng shī sī jiā xì hé dá zhī)

朝代:宋    作者: 黄庭坚

善吟闺怨断人肠,二妙风流不可当。
傅粉未归啼玉筯,吹笙无伴涩银篁。
睡添乡梦客床冷,瘦尽腰围衣带长。
天性少情诗亦少,羡他萧史与何郎。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戏赠李主簿 (xì zèng lǐ zhǔ bó)

朝代:唐    作者: 施肩吾

官罢江南客恨遥,二年空被酒中消。
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翫春因寄冯衞二补阙戏呈李益 (wán chūn yīn jì féng wèi èr bǔ quē xì chéng lǐ yì)

朝代:唐    作者: 卢纶

掖垣春色自天来,红药当堦次第开。
萱草藂藂尔何物,等闲穿破绿莓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探花郎送花坐中与邻几戏作七首 其四 (tàn huā láng sòng huā zuò zhōng yǔ lín jǐ xì zuò qī shǒu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刘敞

眼昏头白老冯唐,三十余年离举场。
春色年年在琼苑,曾经十牓探花郎。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江楼陪范长官宴自警一篇戏呈郑主簿 (jiāng lóu péi fàn zhǎng guān yàn zì jǐng yī piān xì chéng zhèng zhǔ bó)

朝代:宋    作者: 林亦之

几回过海上,此日暂踌躇。
未尽尊前酒,还奔使者车。
官人无少暇,贱子敢安居。
一亩芭蕉圃,如今要自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chūn jìn rì tiān jīn qiáo zuì yín ǒu chéng lǐ yǐn shì láng)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
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
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
水边行嵬峩,桥上立逡巡。
疎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
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