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yóu liù shǒu qí sān
秋游六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邵雍 (shào yōng)

八月光阴未甚凄,松亭竹榭尤为宜。
况当昼夜初停处,正是炎凉得所时。
明月入怀如有意,好风迎面似相知。
闲人歌咏自怡悦,不管朝廷不采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bā yuè guāng yīn wèi shèn qī , sōng tíng zhú xiè yóu wèi yí 。
kuàng dāng zhòu yè chū tíng chù , zhèng shì yán liáng dé suǒ shí 。
míng yuè rù huái rú yǒu yì , hǎo fēng yíng miàn sì xiāng zhī 。
xián rén gē yǒng zì yí yuè , bù guǎn cháo tíng bù cǎi sh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八月的光阴还不算凄凉,尤其适合在松亭竹榭之间度过。
特别是当白天和夜晚刚刚停止的时候,正是感受到酷暑和凉爽的时刻。
明亮的月光似乎有意地进入我的怀抱,凉爽的风迎面吹来,仿佛互相了解。
闲散的人们自由自在地歌唱和吟咏,不论是否受到朝廷的青睐。

赏析:这首诗《秋游六首 其三》是邵雍创作的,描述了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秋日游玩场景。诗人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将美景、心境生动地表现出来。
首先,诗人在第一句中提到“八月光阴未甚凄”,突出了诗篇发生的时间段,即八月初秋。这个季节,天气渐凉,正适宜游玩。
接下来,诗人写到“松亭竹榭尤为宜”,以林亭竹榭作为游玩背景,暗示了清幽宜人的环境。这些自然元素增强了整体的诗意氛围。
在第三句中,诗人写道“明月入怀如有意”,形容明亮的月光仿佛有意与诗人亲近,这是一种拟人手法,表现出自然界与人的亲近和融合。
接着,诗人提到“好风迎面似相知”,强调微风拂面,仿佛与风有一种默契,再次展现了与自然的亲密感。
最后两句“闲人歌咏自怡悦,不管朝廷不采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致的喜悦,不受世俗功名的牵绊,自由自在地吟咏。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常见的主题之一。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邵雍写的《秋游六首》系列:

本文作者邵雍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佑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佑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佑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佑中赐谥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 查看更多>>

邵雍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