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ǐ hán shān sì shǒu qí yī
拟寒山四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守卓 (shì shǒu zhuó)

有物是何物,周流泄妙机。
春晴山鸟语,日暮洞云归。
指是马还是,心非佛亦非。
谁能同彼此,携手入玄微。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yǒu wù shì hé wù , zhōu liú xiè miào jī 。
chūn qíng shān niǎo yǔ , rì mù dòng yún guī 。
zhǐ shì mǎ huán shì , xīn fēi fó yì fēi 。
shuí néng tóng bǐ cǐ , xié shǒu rù xuán wē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有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它的奥秘机理在于不断流动和泄露。
春天晴朗时山中的鸟儿鸣叫,太阳落山时洞口的云彩归去。
指的是马吗,还是指的是心,既不是佛,也不是凡人。
谁能与彼此相通,手牵手一同进入深奥微妙之境。
全文总结:这篇古文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抽象概念,表达了一种神秘的、流动不定的存在。作者用鸟语、云彩等形象描写自然景物,暗喻一种难以捉摸的事物。在文字中,马和心被用来象征特定事物,但它们实际上都无法准确定义。全文透露着深奥的哲理和玄妙的意境,表达了希望与他人相通,共同探索深奥微妙之境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拟寒山四首 其一》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内心思考。诗人以问句开篇,探寻心中的疑惑,暗示人生之谜困扰着他。诗中山水、鸟语、洞云等自然元素巧妙融入,表现了宇宙间无限美好和奥妙。第三、四句表达了作者的思考,马和佛都是通向自由的方式,但在心灵层面,它们都不是最终的归宿。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真正境界的向往,希望能与他人一同领悟至深玄微之境。
标签: 抒情、哲思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守卓写的《拟寒山四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守卓介绍:🔈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监懃禅师请居第一座。後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爲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介谌撰《行状》,《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守卓诗,以《语录》中《偈颂》部分编爲第一卷,散见... 查看更多>>

释守卓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