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tán sōng jì sān shàng rén
寄昙嵩寂三上人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元稹 (yuán zhěn)

长学对治思苦处,偏将死苦教人间。
今因为说无生死,无可对治心更闲。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cháng xué duì zhì sī kǔ chǔ , piān jiāng sǐ kǔ jiào rén jiān 。
jīn yīn wèi shuō wú shēng sǐ , wú kě duì zhì xīn gèng xián 。

哲思 超越

寄曇嵩寂三上人

—— 元稹

長學對治思苦處,偏將死苦教人間。
今因爲說無生死,無可對治心更閑。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cháng xué duì zhì sī kǔ chǔ , piān jiāng sǐ kǔ jiào rén jiān 。
jīn yīn wèi shuō wú shēng sǐ , wú kě duì zhì xīn gèng xi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长时间学习对治理内心的痛苦之道,却只将死亡之痛苦传授给尘世间的人们。
如今却因为认识到生死无常,心中再无需对治的纷扰,更加自在从容。



总结:

诗人表达了对长时间学习修行所带来的痛苦的思考。他认为自己过于专注于解决内心痛苦的方法,却忽略了向人们传授更多有关生死的智慧。然而,如今他意识到生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和从容。整首诗强调了生死无常的理念,以及对心灵解脱和宁静的追求。

赏析:这首诗《寄昙嵩寂三上人》表达了作者对长学、治思、死苦等人生议题的思考与感悟。他以深沉、静谧的语言,探讨人生意义和心境的转变,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与内心境界的一种超然、释然和超越。
首句"长学对治思苦处"表现了长时间的学习与思索,对于治疗苦处的努力。"长学"指的是长时间的学习修行,"对治思苦处"意味着对痛苦、思虑的治疗和研究。接着"偏将死苦教人间"表明他曾经偏向于将死亡和痛苦作为人生的教益,或者说是一种解脱,给人以启示。
接下来的两句"今因为说无生死,无可对治心更闲"则表现了一种心境的转变。作者通过自我领悟,认为现在已经领悟到超越生死的境界,对于一切不再感到困扰,内心变得更加宁静与超然。这种超然心态意味着对生死、痛苦的超越和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元稹介绍:🔈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历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爲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爲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爲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爲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爲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查看更多>>

元稹的诗:

相关诗词:

写怀寄湛上人 其二 (xiě huái jì zhàn shàng rén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释绍嵩

寂寂相思际,遥焚一炷香。
鴈飞云杳杳,笛引泪浪浪。
明代谁招隠,穷游我自忙。
他时解顔笑,宁免鬓毛苍。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和嵩阳客月夜忆上清人 (hé sōng yáng kè yuè yè yì shàng qīng rén)

朝代:唐    作者: 徐凝

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
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春日郊行 其三 (chūn rì jiāo xíng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释绍嵩

芳草斜铺翡翠茵,旧游如梦苦伤神。
寒山带郭穿松路,柳絮梨花寂寂春。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三三 (jì sòng yī bǎi líng èr shǒu qí sān sān)

朝代:宋    作者: 释绍昙

佛垄开炉,寒灰死火。
拨着星儿,弥天罪过。
笑倒嵩山破竈堕。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赠柳喜得嵩山法门自号嵩山老 (zèng liǔ xǐ dé sōng shān fǎ mén zì hào sōng shān lǎo)

朝代:唐    作者: 皎然

一见嵩山老,吾生恨太迟。
问君年几许,曾出上皇时。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绍兴道中 (shào xīng dào zhōng)

朝代:宋    作者: 释绍嵩

古岸侵烟出,沙冈拥地形。
断桥人寂寂,竟日雨冥冥。
丘壑胸中事,乾坤水上萍。
诗成何用好,聊以记飘零。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寄嵩岳吉上人 (jì sōng yuè jí shàng rén)

朝代:宋    作者: 李若谷

结庵嵩少深,高道恐难偏。
苦海好求宝,天花莫着身。
一心俱已了,五字更应新。
谁谓孤云迹,名曾达紫宸。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游嵩岳待寄诗诮之 (yóu sōng yuè dài jì shī qiào zhī)

朝代:唐    作者: 宋之问

嵩峯高不极,上有玉琅玕。
佳游竟不至,何以慰长薚?(同前七四四页)。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志坚师 (zhì jiān shī)

朝代:唐    作者: 元稹

嵩山老僧披破衲,七十八年三十腊。
灵武朝天辽海征,宇宙曾行三四匝。
初因怏怏薙却头,便绕嵩山寂师墖。
淮西未返半年前,已见淮西阵云合。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寄汉上禅者 (jì hàn shàng chán zhě)

朝代:宋    作者: 张嵲

睡起题诗寄汉濵,几年音信断知闻。
何人为我持瓶去,满贮虚昙一饷君。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