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běi dào zhōng zuò qí sān
河北道中作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司马光 (sī mǎ guāng)

原上累累古冢高,昔时意气尽贤豪。
断碑名姓已磨灭,永日东风吹野蒿。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yuán shàng lèi lèi gǔ zhǒng gāo , xī shí yì qì jìn xián háo 。
duàn bēi míng xìng yǐ mó miè , yǒng rì dōng fēng chuī yě hāo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原上堆积着古老的坟冢,它们高耸入云。昔日的英勇豪杰已经尽失了当年的雄心壮志。
断裂的碑石上的名字和姓氏早已磨灭,如同被岁月遗忘。永恒的东风吹拂着荒野的蒿草,日复一日地吹动着。

赏析:: 这首诗《河北道中作 其三》是由司马光创作的,通过古老的冢墓展现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诗人在句句之间透露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逝去的英雄豪杰的敬意。
诗中的“原上累累古冢高”描绘了一片古老的冢墓,这些墓葬叠加在一起,形成了高耸入云的景象。这种景象传达出历史的深厚和沉重感。接着,诗人提到了昔日的英勇豪杰,他们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奋发图强,但如今他们的意气已经消散殆尽,留下的只有静寂的冢墓。
在第三句“断碑名姓已磨灭”,诗人通过断裂的碑文和模糊不清的名姓,表达了历史文化的消逝和人们对过去的遗忘。最后一句“永日东风吹野蒿”则通过东风吹拂野蒿,暗示了岁月的长流和历史的不断演变。
标签: 史诗、怀旧、历史、消逝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司马光写的《河北道中作》系列:

本文作者司马光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佑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後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佑元年,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谥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 查看更多>>

司马光的诗:

司马光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