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ī mǎ èr shǒu qí èr
归马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张耒 (zhāng lěi)

萧萧霜鬓独惊秋,病眼天边暮倚楼。
已老冯唐犹不遇,思归庾信正多愁。
溪通积雨流方壮,山入重云翠未休。
一梦淮南经岁别,菊林还向洛阳浮。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xiāo xiāo shuāng bìn dú jīng qiū , bìng yǎn tiān biān mù yǐ lóu 。
yǐ lǎo féng táng yóu bù yù , sī guī yǔ xìn zhèng duō chóu 。
xī tōng jī yǔ liú fāng zhuàng , shān rù chóng yún cuì wèi xiū 。
yī mèng huái nán jīng suì bié , jú lín huán xiàng luò yáng f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萧萧霜鬓,独自惊叹秋天的深沉。病眼望向天边,日暮时倚在楼上。
已经年老的冯唐依然未得到他渴望的机遇,而思念故土的庾信正处于忧愁之中。
溪水奔流,逐积雨而壮大,山峦融入浓密的云翠中,气势未减。
一场梦中穿越了岁月的别离,使得菊林之梦仍向洛阳漂浮。
总结:此文描述了萧瑟的秋季景色和主人公内心的愁绪。古代文人冯唐和庾信因未如愿而感到忧愁,同时描写了大自然的景色壮美与气势恢宏。文末以“菊林还向洛阳浮”表达了主人公怀乡的情怀。

赏析:这首古诗《归马二首 其二》是张耒创作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归乡的心情和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典型的古典诗意表达方式,通过自然景物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交融,展现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首先,诗人以“萧萧霜鬓独惊秋”来描绘自己的衰老之感,霜鬓代表岁月的流逝,暗示诗人已经年老。这种生活中的感觉与自然界的秋意相呼应,给人以时光流转不息的感受。
接着,诗人写到自己“病眼天边暮倚楼”,诗人的身体状况似乎并不好,病眼使他的视野有所受限,而倚楼观天,更加突显了他的孤寂和彷徨。这种境遇与晚霞的美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
然后,诗句“已老冯唐犹不遇,思归庾信正多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友情和思乡之情。他感叹年老未遇友人,思念故土和亲友之情更加深沉。
接下来的几句“溪通积雨流方壮,山入重云翠未休”描绘了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愁绪形成对比。这里的自然景色生动而壮美,也反映了岁月依然在流逝,自然界依然美丽。
最后两句“一梦淮南经岁别,菊林还向洛阳浮”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他说自己仿佛只是在一场梦中离别了淮南,而菊林则是洛阳的象征,表示他对家乡的留恋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张耒写的《归马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张耒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於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历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佑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复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复起,贬房州... 查看更多>>

张耒的诗:

张耒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