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é zhào shū wèn qú wù dào zhōng shū zuò jì
得赵叔问衢婺道中书作寄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程俱 (chéng jù)

田中有秫醉渊明,石上无禾养伯龄。
耸涧苍根终鬰鬰,拂云归翼会冥冥。
避喧人境心随远,入梦家山眼共青。
岁晚定知成二老,深惭招隐苦丁宁。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tián zhōng yǒu shú zuì yuān míng , shí shàng wú hé yǎng bǎi líng 。
sǒng jiàn cāng gēn zhōng yù yù , fú yún guī yì huì míng míng 。
bì xuān rén jìng xīn suí yuǎn , rù mèng jiā shān yǎn gòng qīng 。
suì wǎn dìng zhī chéng èr lǎo , shēn cán zhāo yǐn kǔ dīng ní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田中有一片地方种满了秫米,渊明在那里饮酒作乐,而石头上却没有种植庄稼,却养育了伯龄。耸立于深涧的古树,其苍劲的根须一直向下延伸,茂密繁盛。在云雾中飞翔的大鸟,最终会回到那深邃的渊涧之中。避开喧嚣的人世,心灵就可以追随遥远的志向,进入梦中家园,心与眼共享青山绿水的美景。岁月晚年时,就会明白生命的定数,如同两位老者,深感愧对酷爱隐居的苦难之士丁宁。
全文总结:这篇古文通过描写田中的景物和人物,表达了隐居清静的生活态度以及追求真诚内心的主张。强调了避开尘嚣,追随心灵的真挚,回归自然与清净之美。作者以渊明和伯龄为例,展示了古代隐士的生活哲学,对隐逸生活和内心追求的肯定。同时,对招隐苦难之士丁宁的惋惜也表达了对隐逸者境遇的同情。

《得赵叔问衢婺道中书作寄》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程俱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人以秫和禾作为意象,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安宁和宁静。秫和禾都是农田中的庄稼,秫醉渊明、石上无禾,暗示了一种超然于尘世的境界,与诗人心中的理想生活相契合。这两句写景的标签可以是“写景”。
接下来的两句“耸涧苍根终鬰鬰,拂云归翼会冥冥。”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不竭的生长力,也暗示了诗人渴望与自然相融、随心所欲的愿望。这里可以标记为“抒情”。
“避喧人境心随远,入梦家山眼共青。”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心随远方的向往,家山成为了他梦寐以求的归宿,这里可以标记为“隐逸”。
最后两句“岁晚定知成二老,深惭招隐苦丁宁。”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追求隐逸生活的坚定决心,承认了这一选择需要付出艰辛,但仍然坚守初心。这里可以标记为“咏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词藻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坚韧和决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程俱介绍:🔈

程俱(一○七八~一一四四),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外祖荫补苏州吴江县主簿,监舒州太湖盐场,以上书论事罢。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起知泗州临淮县,官满後寓吴。因叶梦得荐爲着作佐郎,未几出管勾岱岳观。宣和二年(一一二○),赐上舍上第。三年,除礼部员外郎,以病告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自太常少卿知秀州,金兵据临安,弃城退保华亭。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爲秘书少监,上《麟台故事》五卷,擢中书舍人。二年,因言事爲言官论弃秀州事,罢职求举江州太平观。秦桧当政,诏除集英殿修撰、徽猷阁待制,皆不赴。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小集》四十卷。事见宋程瑀《程公行状》(四... 查看更多>>

程俱的诗:

相关诗词:

兰溪怀和叔 (lán xī huái hé shū)

朝代:宋    作者: 李正民

山遥水阔方通婺,笋嫩鱼肥已胜衢。
寄语长潭隐君子,别来薇蕨味何殊。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泛舟监湖同程致道赵叔问联句 (fàn zhōu jiān hú tóng chéng zhì dào zhào shū wèn lián jù)

朝代:宋    作者: 赵子泰

无正文。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寄送潘文叔恭叔二首 其一 (jì sòng pān wén shū gōng shū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赵蕃

夏潦方为问,秋风又枉书。
寒温叙安否,学问叩何如。
斑鬓惊催老,青衿悔负初。
朝闻夕可死,何敢废居诸。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寄婺州欧卿德孺 (jì wù zhōu ōu qīng dé rú)

朝代:宋    作者: 朱翌

醉翁遗迹遍江湖,何事东游不到吴。
遂使山川有遗恨,却看孙子步清涂。
沈郎带减传千古,婺女星高近六符。
簪笔便当归从上,盖蓝鞍锦照天衢。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寄毛伯明李叔器及康叔临二首 其一 (jì máo bǎi míng lǐ shū qì jí kāng shū lín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赵蕃

日日江头闻鼓声,问船云作岳州行。
如闻风便一日尔,我乃终年怀友生。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适婺 (shì wù)

朝代:宋    作者: 彭汝砺

浮俗区区走利名,吾儒何事亦劳生。
昔骑马作衢江计,今买舟为婺女行。
南北东西无定日,艰难险阻亦常情。
日多好景谁同咏,樽有清醪且自倾。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将至三衢杨村道中小饮 (jiāng zhì sān qú yáng cūn dào zhōng xiǎo yǐn)

朝代:宋    作者: 赵鼎

衢江波上半帆风,散髪篷窗笑傲中。
晚境但深耽酒癖,穷途犹愧作诗工。
天邉壠坂三秦阻,海上山川百越通。
得尽余龄安一饱,此身何敢较西东。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得叔问书报柳元礼许寄鹤二首 其二 (dé shū wèn shū bào liǔ yuán lǐ xǔ jì hè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程俱

北山林沼久荒凉,正要仙禽借宠光。
为报携笼须问道,直防妖鸟吓鸾凰。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夏口行寄婺州诸弟 (xià kǒu xíng jì wù zhōu zhū dì)

朝代:唐    作者: 韦庄

回头烟树各天涯,婺女星边远寄家。
尽眼楚波连梦泽,满衣春雪落江花。
双双得伴争如雁,一一归巢却羡鵶。
谁道我随张博望,悠悠空外泛僊槎。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寄文叔且问畏知近讯五首 其一 (jì wén shū qiě wèn wèi zhī jìn xùn wǔ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赵蕃

胸中何止五车书,记诵张巡恐不如。
有意词科不难中,掖垣谏省政须渠。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