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 zhōng shū huái sān shǒu qí yī
道中书怀三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昭玘 (lǐ zhāo qǐ)

竹树出平岸,人家藏远烟。
片帆云度水,双桨雁随船。
绿变春回地,寒生雨後天。
前途尽佳境,得意且留连。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zhú shù chū píng àn , rén jiā cáng yuǎn yān 。
piàn fān yún dù shuǐ , shuāng jiǎng yàn suí chuán 。
lǜ biàn chūn huí dì , hán shēng yǔ hòu tiān 。
qián tú jìn jiā jìng , dé yì qiě liú li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竹树生长在平坦的岸边,人家隐匿在远处的烟雾之中。
一艘小船像片帆一样穿越云彩般渡过水面,双桨划动着,犹如雁群随船飞行。
绿色逐渐变浓,春天重新回到这片土地,寒意在雨后的天空中萌生。
前方的道路尽是美景,欣喜之情让人愿意停留。

全文讲述了一幅田园般宁静美景的画面。古老的竹树沿着平坦的岸边生长,与人家隐匿在远处的烟雾交相辉映。一艘小船穿越云彩,轻盈地划过水面,仿佛片帆一般,同时双桨的划动也像是雁群随船飞行。春天带来了新的绿色,寒意在雨后的天空中逐渐散去。整个画面充满着和谐、舒适与愉悦,人们情愿在这美景中停留,不愿离去。

赏析:: 这首诗是李昭玘的《道中书怀三首》之一,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江水景色,以及诗人在旅途中的心情。
首先,诗人以平岸上的竹树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清幽的江边景象。竹树高耸,翠绿的竹影映照在平静的江水上,给人以宁静和清爽的感觉。人家隐匿在远处,烟雾袅袅,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接着,诗人描述了江上的景色,片帆随风而动,云彩在天空中飘逸,双桨摇曳如同雁群飞翔。这些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自然景色的美丽,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运用了季节的变化来表达时间的流逝。绿色逐渐变得更加浓烈,标志着春天的回归,但同时也有寒冷的雨水。这种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美景中的心情,他感到得意且留连。这句话传递出诗人在这宁静、美丽的江水景色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愉悦,使他不愿离去。
标签: 写景、抒情、季节、心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昭玘写的《道中书怀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李昭玘介绍:🔈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任徐州教授。哲宗元佑五年(一○九○),自秘书省正字除校书郎(《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四四五)。通判潞州,入爲秘书丞、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徽宗立,召爲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入党籍,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钦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乐静集》三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李昭玘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陆心源藏抄本(简称清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补於卷末。 查看更多>>

李昭玘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