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 zuò huái kǒu yù fēng shī xì yòng qí yùn
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轼 (sū shì)

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
有儿真骥子,一喷羣马倒。
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
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
何如陶家儿,遶舍觅梨枣。
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wǒ shī rú bìng jì , bēi míng xiàng shuāi cǎo 。
yǒu ér zhēn jì zǐ , yī pēn qún mǎ dǎo 。
yǎng qì wù yín é , shēng míng jì tài zǎo 。
fēng tāo jiè bǐ lì , shì zhú gū yún sǎo 。
hé rú táo jiā ér , rào shè mì lí zǎo 。
jūn kān yā qiáng yùn , yǐ shèng jiāo yǔ dǎo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我诗如同一匹生病的骏马,悲鸣声传向枯草之间。
有一匹真正的骏马,一喷之下群马都倒下了。
养精蓄锐,不要急于吟咏,名声不宜过早得到。
风涛之间,借助笔力,气势逐孤云扫过。
不妨比较一下陶家的儿子,他围着房屋寻找着梨和枣。
请你看看这些有力的韵律,已经胜过了郊野和岛屿。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才的自信,将自己的诗比喻为一匹病马,悲鸣声传向凋零的草地。然后用喷马的比喻来形容他的才华,一喷之下,其他诗人都黯然失色。接着,他告诫自己要养精蓄锐,不要过早显露才华,名声应该是靠实力而来。他展现了自己的气势,似风涛之势,笔力强劲,有如孤云一般横扫。最后,作者自谦地提到陶渊明的儿子,陶家儿的诗歌也很不错,但是作者认为自己的诗才更胜一筹,强调了自己诗歌的优越性。

《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是苏轼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写作心境和创作态度。这首诗的标签可以为:抒情、自嘲、写作。
赏析:
苏轼自比病骥,悲鸣向衰草,表达了他对自己诗才不如意的感叹。他将自己比作病弱的骏马,骥子代表才情,而他的诗作则不堪一击,仿佛是一声悲鸣。
然而,在这种自嘲中,苏轼并没有放弃,而是提醒自己不要过早地追求声名。他劝诫自己养气勿吟哦,不要急于成名,而要像风涛一样借助外部力量,势不可挡地前行,让作品如孤云扫去一切阻碍。
最后,苏轼以陶家儿遶舍觅梨枣为对比,陶渊明以淡泊名利著称,他认为自己的诗已经胜过了郊与岛,意味着他的诗歌已经超越了一般的诗人。这种自嘲与自信并存的态度,反映了苏轼诗人的独特魅力和坚持不懈的创作精神。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 查看更多>>

苏轼的诗:

苏轼的词:

  • 水龙吟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

  • 水龙吟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

  •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

  • 水龙吟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

  • 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

  • 满庭芳

    香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

  • 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

  • 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

  • 满庭芳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

  • 水调歌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

  • 苏轼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

十三夜有小偷迨晓而获志宏戏以诗来次其韵 (shí sān yè yǒu xiǎo tōu dài xiǎo ér huò zhì hóng xì yǐ shī lái cì qí yùn)

朝代:宋    作者: 李纲

夜半偷儿亦可怜,乘虚欲负壑中船。
银盃羽化方搜箧,绣被风飘遽返毡。
妄意室中真有道,夺从虎口岂徒然。
贪夫一笑心为咎,举体空能发爱涎。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三首 其一 (wò bìng lèi rì léi shèn ǒu fù xiǎo jiàn xì zuò sān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陆游

病忽迨旬日,衰如增十年。
难求秦缓药,空负宋清钱。
微火秋先跨,闲房昼亦眠。
偶赊书鬼录,遇酒又陶然。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改旧诗戏成 (gǎi jiù shī xì chéng)

朝代:宋    作者: 张鎡

不作新诗只改诗,当家功用亦几希。
全牛迎刃未能解,六鶂遇风先退飞。
欲脱规模还似旧,枉教躯干不曾肥。
何如尽付红炉火,免使羣公说是非。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送邓舍人将漕西淮用舍人坐上诗韵 其一 (sòng dèng shè rén jiāng cáo xī huái yòng shè rén zuò shàng shī yùn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虞俦

西湖烟柳胜阳关,遮断淮南大小山。
诗好固应倾座上,酒行犹喜到花间。
君王纳谏宁容去,风雨愁予岂坐悭。
未用疾驱催上道,锋车有诏径须还。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之 其三 (gàn xiàn dào zhōng yǒu huái huì ān yòng jiāng dōng rì mù yún wèi yùn zuò wǔ shī jì zhī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赵蕃

自往一寄书,俯仰又许日。
岂无东归便,值遇多卒卒。
昔如马口衔,欲去随缓疾。
今者身属人,动步窘刀笔。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赵权可许惠筇竹山峰佳者用前韵戏之 (zhào quán kě xǔ huì qióng zhú shān fēng jiā zhě yòng qián yùn xì zhī)

朝代:宋    作者: 李石

使君未怕牧蛮官,游戏边藩不作难。
龙竹风霆惊物化,鳌山贔屭照人寒。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动物

文之暇日作诗戏用其韵 (wén zhī xiá rì zuò shī xì yòng qí yùn)

朝代:宋    作者: 张扩

古事费寻检,近诗关谤伤。
掉头无好语,结舌自良方。
风露挟秋意,帘帏生晚凉。
传闻市南米,渐可补饥疮。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元用见过诵诗剧谈因成古风以成戏恼兼简若晦唐卿 (yuán yòng jiàn guò sòng shī jù tán yīn chéng gǔ fēng yǐ chéng xì nǎo jiān jiǎn ruò huì táng qīng)

朝代:宋    作者: 章甫

有口只可饮醇酒,世事令人三日呕。
有耳只可对诗翁,俗语令人三日聋。
平生嗜酒耽佳句,此外自知无用处。
东风吹我堕江边,岁晚知音罕相遇。
诛茅盖头无少闲,数日不到诸君间。
尘土眯眼须鬓斑,谁赋淮南大小山。
怪底晴檐灵鹊噪,篮舆相寻谈绝倒。
恨君无乃酒量窄,爱君岂独诗格老。
开尊唤客知何时,坐上可无俞与韦。
更长不怕杯行迟,愿见春风杨柳枝。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戏用晁补之韵 (xì yòng cháo bǔ zhī yùn)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昔我尝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诗老诗。
清诗咀嚼那得饱,瘦竹潇洒令人饥。
试问凤凰饥食竹,何如驽马肥苜蓿。
知君忍饥空诵诗,口颊澜翻如布谷。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